1月2日11时许,河南省安阳开出了首张水资源税税票,水资源费改税正式启动。正如纳税公司的财务负责人所言,“以后我们会更加注重提高节水意识”。由“费”转“税”,不仅是企业负担的变化,其生态意义远大于税收意义。

河南省水资源短缺,全省水资源总量不足全国的1.42%,人均水资源量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5。而安阳市的水资源更是极度短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191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10。此次我国扩大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将河南等9个省份纳入其中,就是要破解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
在上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被多次提及的“高质量发展”,在地方上也成为第一热词。淡化GDP增速,更加注重质量,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这是多地工作会议释放出的强烈信号。曾几何时,一些企业唯利是图,拒绝为生产经营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肆意破坏买单。不少地方开展GDP增长“锦标赛”,对一些能带来GDP增长的招商引资项目,不经环境评价和公共决策就匆匆上马。黑色发展、白色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脱离资源环境保护搞经济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当前,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现实告诉我们,“绿色”和“发展”缺一不可,必须走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道路。绿色发展是实现生态文明和保障发展可持续的必然选择。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水资源“费”改“税”的深意就是促进企业将节能降耗、挖潜增效提上日程,把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血脉、刻进大脑。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只有给发展添加上浓浓的绿意,我们才能走出一条经济增长与碧水蓝天相伴的康庄大道。
来源:安阳日报 作者:高 扬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