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摸清家底”好治污,土壤监测市场将率先受益

分类:行业热点 > 土壤修复    发布时间:2018年2月27日 13:58    作者:中国环保在线    文章来源:

土壤治理修复政策的频繁出台,市场的需求,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据预测,土壤修复行业将成为“十三五”期间发展空间最大的环保细分行业之一,市场空间或高达4.6万亿元。且由于环境治理具有长期性,土壤修复行业有望长期热度不减。

与此同时,土壤监测市场也被广泛看好。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20年,土壤监测设备行业市场增量可达45亿元。相关的检测机构、企业、设备供应商将因此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政策与国家努力

根据“土十条”提出的要求,2018年底前需要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2020年底前要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

环保部消息显示,2017年,初步建成了包含38880个点位的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包括背景点,基础点,风险监控点位,比如背景点位就是反映土壤质量本底浓度水平的点位,在全国共布设了2481个,风险监控点布设了16393个,从环境的角度来看,目前基本实现了所有土壤类型、县域和主要农产品产地的全覆盖。

环保部还制定了“十三五”土壤环境监测总体方案,明确了建成一个监测网络,理顺了两个管理机制,环保系统内的纵向联动的机制和部门间横向协同机制。完善三个技术体系,包括土壤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方法体系和技术规范体系等。

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的一审二审更是大大刺激了土壤污染防治市场的繁华。作为污染防治的“先锋队”,土壤监测市场势必率先受益。

短板与探索途径

相比大气污染、水污染相比,目前土壤污染的具体情况大家的掌握程度比较低,全国上下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层面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各部门分工不清,难以形成合力,导致土壤监测效率低下。

因此,业内专家认为,亟需构建综合的土壤环境监测体系,既要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支持企业自身监测,还应鼓励社会参与土壤监测,并构建土壤环境监测管理与考核机制,确保土壤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还有专家指出,结合省以下环保监测机构的垂直管理改革,上收土壤环境质量考核监测事权,形成有效的土壤环境监测组织机制保障。明确考核管理办法,开展对地方监测机构及社会监测机构土壤环境监测的监督检查和数据审核,形成严格的考核机制保障。

总结

政策落地、环境监测网点建设需要时间,未来两到三年将迎来土壤环境质量监控网点增长高峰,“十三五”期间监控点位增长增速将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随着土壤监测设备应用成熟,其价格也将呈现下降趋势。

“土壤污染防治首先要"摸清家底",短期内利好的是土壤监测和调查市场,而土壤修复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选择静观其变。”以为业内从业人士如是说。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