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武汉最老城市污水处理厂明年或“退役”

分类:行业热点 > 污水处理    发布时间:2018年3月26日 9:25    作者: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黄师师     文章来源:北极星固废网

“四厂合一”北湖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后,老沙湖污水处理厂将面临“退役”。3月22日至28日为“中国水周”,25日,长江日报记者走进这座武汉市最早的污水处理厂。


沙湖污水处理厂厂区鸟瞰 市水务集团供图

沙湖边,车水马龙的中北路,高楼林立,沙湖污水处理厂就建在这里。参加28年前沙湖污水处理厂建设、现任武汉市水务集团排水公司负责人的李先成回忆,当时这里一片荒芜,其中还有一片是坟地。

资料记载,1986年,武汉开建第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市政府成立“东湖污水治理办公室”,负责建设工作,当时的名称叫“武汉水质净化厂”。建设的原因是东湖水质的恶化。李先成说,当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水果湖地区直接排入东湖的生活污水量剧增,东湖水质快速下降,“该治一治了,成为百姓共同的期盼。”

反复研究后,厂址选定喻家湖村。经过4年建设,该厂于1990年10月建成投产,处理工艺为最初级,处理量为5万吨/日,由此开启了武汉市污水处理的历程,全市的污水处理率从0升到6.4%。

服务城市的过程中,国家治污标准不断提升,沙湖污水处理厂的生产工艺和规模也发生几次大的变化。记者发现,沙湖污水处理厂内,不同时期的、不同方式的处理设施仍在同步运行。比如污水入厂后所面临的第一道“关卡”一级沉淀池,就有平流沉沙池、旋流沉沙池、曝气沉沙池3代产品共存。该厂负责人说,从一级沉淀到生物处理到二次沉淀再到污泥处置,沙湖污水处理厂犹如一座污水处理博物馆,述说着武汉的“治污简史”。

据介绍,1993年12月,该厂的处理工艺升至二级处理。2003年10月,由市政建设管理局划归市水务集团,正式更名为沙湖污水处理厂。2006年扩建至15万吨,排放标准升至一级B。

28年来,沙湖污水处理厂见证东湖水质的好转。据粗略统计,该厂累计处理的污水,相当于减少了10个东湖的污水入湖。目前,按照“四厂合一”项目计划,沙湖污水处理厂将和二郎庙、落步嘴污水处理厂一起搬迁至正在新建的北湖污水处理厂。北湖厂预计明年建成,投产后,沙湖污水处理厂将完成历史使命正式“退役”。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黄师师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