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零碳”并非童话,丹麦正向“零碳”目标冲刺【附:丹麦森讷堡市“零碳项目”案例】

分类:固废观察 > 国际视野    发布时间:2018年4月15日 9:55    作者:来源:能源与环保    文章来源:

全面实现遏制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承诺,对任何一个签约国都意味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中国作为与美国和欧盟并列的三大能源消耗体,在建设“美丽中国”特别是能源转型之路上如何向前奔跑,更是受到世界各国关注,也是政府制定应对策略的重中之重。

就在10日的博鳌论坛上,中国领导人提出,“加强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领域交流合作,共享经验、共赢挑战,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海、绿水青山。”这一观点得到了丹麦全球领先的能效解决方案提供商丹佛斯集团中国区总裁司徒嘉德的高度赞扬。他说:“丹佛斯的业务与中国政府发展目标高度契合,上一年度我们在中国实现业绩30%高效增长,就是得益于中国近几年来推出的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污染治理等可持续发展计划和政策。”

                                                                                                                                   来源:科技日报


正向“零碳”目标冲刺

在北欧五国中,以“零碳”为目标的丹麦绿色发展模式,已经率先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和能耗的脱钩。丹麦政府表示,到2050年达到“碳中和”目标。

其中,哥本哈根将于2025年建成全球第一个零碳首都;丹麦第二大城市奥胡斯2030年实现碳中和;南部森纳堡地区致力于2029年建成零碳社区。

之所以敢于自信地提出高目标,是基于丹麦拥有像丹佛斯这样的技术、产品、服务综合性独角兽公司,在全球积累了大量成功实践案例和经验。

丹佛斯集团主席雍根·柯劳森提出:“我们的思维一定要超前,一定要放眼未来,做到世界一流。”

中国积极借鉴丹麦经验

那么,超前思维应用于新兴市场和传统用户的时候,该如何减少推广时间和成本,让民众尽快受益?

司徒嘉德表示:“以提高使用效率、开源节流的能源管理为例,中国已经在用开放的心态,借鉴以丹麦为代表的全球先进经验。”

他向记者展示了辽宁本溪的两张照片。一张蓝天白云、青山掩映城市;一张灰头土脸,被烟尘和雾霾遮住了城市容颜。

原来,本溪钢铁热力公司在一定范围内,应用了丹佛斯提供的整套区域能源供热解决方案后,几年采暖季下来,减少了5万吨温室气体排放。百姓重见蓝天、公司扭亏为盈后,该市计划在2020年,让全市50%人口享受这种节能降耗的余热采暖。


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为了将供暖行业的先进案例和系统性节能减排理念传递出去,丹佛斯联合中国8家供热公司、大学和设计院,共同编制了《中国区域供热白皮书——控制篇》。

今天,丹佛斯与中国节能协会、中国热泵产业联盟共同签署的“空气热源泵综合解决方案联合推广合作备忘录”,以及即将在天津武清园区新建的一条最先进工业自动化压力传感器生产线等投资新项目,都是中国和丹麦协同创新与合作的重大成果。

开源同时更重视节流

实际上,能源安全是丹麦绿色发展的初衷和动因。

20世纪70年代以前,丹麦几乎全部能源消费依赖进口,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严重加大了丹麦国际收支赤字。丹麦痛定思痛,尝试彻底改变过去依赖于传统能源的模式,在能源消费结构上努力实现从“依赖型”向“自力型”转变。


丹佛斯中国区副总裁车巍认为:“当今中国的能源问题与近半个世纪前丹麦所面临的挑战非常相似。”如何形成全国统一的能源体系和市场,切实有效地实现跨地区协调,充分利用全国现有的各类清洁能源资源,从结构上为能源绿色转型打下基础,是中国政府刻不容缓要解决的战略问题。

丹麦政府一直把发展创新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能效”已经成为丹麦工业创新的最大驱动力和实实在在的利润增长点。

仍以区域供热为例,迄今为止,以丹麦为代表的世界领先区域能源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城市能源供应系统已经从最初的单一化石能源发展到了多元化的新能源与热电联产和提高能效相结合、节流与开源并举的现代化区域能源体系,做到了能效不断提高,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下降,实现了良性循环。

国际能源署将能效称为“第一能源”,而节流也是丹麦二次能源革命的关键词,这理应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眼点和落脚点。

丹麦森讷堡市“零碳项目”案例


通过在位于丹麦南部森讷堡市成功实施的“零碳项目”案例,有助于更好地从微观的角度了解丹麦绿色发展的经验。

森讷堡拥有500 平方公里土地和8 万人口。2007 年,该市开始实施“零碳项目”,设定了在2029 年之前成为“零碳城市”的目标。今天,森讷堡市已成为欧洲著名的绿色生态示范城市。

“零碳项目”于2010 年获得欧盟委员会颁发的“最佳可持续性能源奖”;该项目被纳入克林顿全球气候友好行动计划的18个合作伙伴城市之一(我国北京和上海也在其列);同时也是世界上城市可持续发展最为知名的组织C40的合作伙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2013年在访问森讷堡市时称,“‘零碳项目’具有世界意义”。该市已与我国低碳试点城市之一的保定结为友好城市,积极在集中供热和建筑节能等领域展开合作;同时,该市于2013年与浙江海盐县成为十二对“中欧城镇化合作伙伴”之一,在绿色发展等领域展开广泛合作,近已帮助海盐建成国内首个“零碳屋”。

“零碳项目”的诞生要追溯到2004 年,当时,总部位于森讷堡的丹佛斯集团时任总裁雍根•柯劳森提出:“我们的思维一定要超前,一定要放眼未来,充分考虑到我们这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到世界一流”。基于这个理念,由一个名为“南丹麦未来智囊团”的组织策划,形成了“零碳项目”的路线图,设定了在2029 年之前,先于丹麦国家2050 年全国实现零碳21年,率先成为“零碳城市”的目标。“南丹麦未来智囊团”由政府部门、企业界以及能源供应公司等80 多方共同组成,并获得包括森讷堡市政府和丹佛斯集团、丹麦国家能源公司等企业在内的五大基金的支持,最终在2007 年正式付诸实施。“零碳项目”由公共领域的市政和私人领域的公司进行商业合作,一切资金的流向完全透明,成为丹麦公私合作的一个典型范例。

项目启动初期,森讷堡居民人均碳排放量为12 吨/年,跟丹麦总体平均数持平。“零碳项目”的目标是:到2029 年,城市能耗与2007 年相比降低38%,同时通过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零碳排放。截至2014年,森讷堡市已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超额提前完成原定到2015年减排25%的阶段性目标。通过这一阶段的努力,森讷堡市发现实现减排目标的三大路径包括:(1)提高能源效率(“节流”)。(2)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包括大力推广集中供热技术(“开源”)。(3)使能源价格根据能源供应量浮动,合理控制能源消耗。

在零碳项目的下一阶段(2015-2020),森讷堡预计减排50%(相比2007年),要实现这一目标,“开源”、“节流”缺一不可:提升能效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将分别贡献减排目标的43%和57%。

在提升能效方面,森讷堡计划从建筑节能改造、智能热泵在农村的普及应用和绿色交通三大领域入手,其中建筑节能改造是重中之重。森讷堡有37,500所房龄超过65年的低能效住宅,其中近8000所已经接受能效改造,并实现最高节能45%的可观效果。未来5年,森讷堡还将改造剩余老住宅,包括安装恒温控制器、热泵、隔温材料、接入绿色区域供暖网络等。

在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方面,森讷堡将加大对绿色能源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增加农村地区的绿色区域供暖比例;扩建、新建沿海风电场和沼气发电厂;更多利用生物质能等。

垃圾焚烧是森讷堡目前热能供应的主要来源之一。当地垃圾焚烧厂每年焚烧约7 万吨废物,包括食品包装、纸盒和塑料等生活垃圾。通过采用最新技术,实现了燃烧效率高达98%,焚烧炉实现了1000 摄氏度的稳定高温燃烧,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排放,净发电效率达49%。发电后产生的尾气被输送到余热锅炉以蒸汽的形式通过管道用于区域供暖。同时,森讷堡还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及生物质能等多种可持续能源。森讷堡目前有3 个太阳能发电站。其中一个面积为6000 平方米,年供电达2736 兆瓦时。

“零碳项目”的一项创举是大力推广和发展“被动式正能源屋”,使房屋产生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源。被动式正能源屋最主要的能源来源是太阳,通过屋顶覆盖的太阳能电池板给房屋供暖供电,并通过绝佳的隔热层减少屋内热量的损失,最大限度降低能耗。在森讷堡,这样一个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的“被动式正能量屋”平均每年可发电6000 千瓦时。

按照“零碳项目”规划,该地区还将大力扶持绿色产业来创造新的发展机遇。“零碳项目”将在该地区创造至少5000 个绿色工作岗位,包括建筑、绿色区域供暖和能源咨询等行业。森讷堡市市长奥瑟•尼高说,“零碳项目”的意义在于实现能源自给自足和零碳排放的同时,通过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创造更多的绿色工作机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多赢。”


来源:能源与环保

作者:丹佛斯中国副总裁李光宇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