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垃圾分类“双轨策略”?
垃圾分类“双轨策略”的概念,由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环协生活垃圾分类与减量专委会主任陈海滨提出。
“双轨策略”是指社会化分类与专业化分类并举的模式。社会化分类系全社会(从居民家庭到企事业单位,所有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岗位的人)都参与的垃圾分类活动,集中在垃圾分类投放环节。专业化分类则专指少数人利用技术(技能)及设施设备进行垃圾分类,其特点是其过程不在于公众参与及社会化,而是针对专有技术、专用设备和专业人员,集中在垃圾分类的收集、运输、处理环节。
从国内垃圾分类的现状来看,由于公众意识、组织机构、资源投入、配套设施等方面的不足,单靠社会化分类难以取得显著效果,而专业分类企业通过近十年的实践,已具备丰富的垃圾分类经验、技术及设备,故而施行“双轨策略”具有必要性。
乍浦生活垃圾分类项目是由平湖市乍浦镇人民政府牵头,伏泰科技全程运营实施的智慧分类项目,7个月内实现54个社区垃圾日减量34.02吨,是典型的“双轨策略”驱动下的垃圾分类优秀实践。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个项目是如何在政府、企业、市民三方的共同努力下践行“双轨策略”的。
第一阶段:引入专业运营公司,专业化分类与社会化分类同步走
乍浦镇隶属于浙江嘉兴平湖市,是浙北地区对外经济文化交往的重要门户,全镇行政区域面积5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4万、外来人口3.5万,2015年被评为浙江省工业强镇第九名。
作为经济文化强镇,乍浦镇在垃圾分类方面有着良好的公众意识、资源投入、配套设施等先天条件,并于2017年4月正式打响生活垃圾分类攻坚战,镇长王晓平亲自牵头,与各主要部门负责人分别签订《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责任书》,落实垃圾分类工作主体责任。

图:动员大会
从乍浦镇实际来看,由于公众意识、配套设施等方面的不足,单靠社会化分类难以取得显著效果,需要借助市场化企业力量推动分类工作。10月份,乍浦镇人民政府由“单枪匹马”,开始寻求专业企业合作,与伏泰科技签订合同,由伏泰旗下纳故科技从专业技术角度负责全镇垃圾分类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运营。
引入专业化运营公司,正是是乍浦镇垃圾分类由政府主导到“双轨实施”的第一步。
运营公司开展专业化垃圾分类的实践已有数年经验,构建了数量庞大的垃圾分类专业从业队伍;在嘉兴、江阴、南京等城市的实践,在分类规划设计、整体运营等方面有大量积累。与此同时,持续开展垃圾分类技术研究,研发了针对现代化分类的智能分类箱、智能回收箱、环保驿站等专业设备和宣传点。
乍浦镇通过完全的市场手段,由企业负责分类工作的全程运营,结合智能回收机和二维码回收袋等模式,再通过分类垃圾的分别运输和处置,形成前后端一体的运营模式,最终实现全社会分类。

图:智能分类设备
第二阶段:打通垃圾分类脉络,分收分运体系正式形成
10月起,智慧分类项目在乍浦镇如火如荼开始了。
在此之前,乍浦镇垃圾分类虽有政府主导,但仍以居民端社会化分类为主,在后端分类运输、处置等环节有所缺失,而“分收混运”问题一直是最为市民诟病的。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理清垃圾分类各项事务,创建前端到后端的收运处置网络,彻底打通垃圾分类脉络。
l 全面的收集设施投放。先后在小区内投入小区两分类亭、分类指示牌、有害回收箱、厨余垃圾桶、智能分类箱等设施,崭新的设备让小区环境焕然一新,也更加方便了市民分类存放。
l 高效的运输队伍建设。乍浦实行垃圾四分类,包括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保证了源头的干湿分离,在分类收集后,由可回收收运车、厨余回收车等分别运往回收点、有机垃圾处理站等进行分类处理。
专业的运营团队建设。由管理人员、分类指导员、分类监督员组成的近百人运营团队,负责小区分类培训、督导、积分管理等工作。

图:易腐垃圾收集车
在专业化分类阶段,通过投入设施、设备、人力资源,实现机械设备和人力分选相结合的方式,影响因素少,可操作性强,整体运行效果良好。
第三阶段:全方位专业化引导,居民分类更规范
社会化分类集中在源头,涉及面广、制约因素多、难度较大、可操作性差。为了进一步培养居民的分类习惯,项目从进场至今,开展了广泛的分类宣传和引导工作。
l 丰富的宣传引导。宣传人员面向社区、机关单位、中小学校、幼儿园及大型企业等开展了大量的分类知识分享会、培训会、知识展览、主题活动等,平均每月40多场次,通过这种轮番宣传,项目地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已超过95%,分类参与率超过80%。
l 特定的垃圾回收日。乍浦镇借用了日本、台湾等地垃圾回收日的概念,每周组织42场定时定点回收,在固定时间固定点位回收可回收垃圾,循序渐进培养居民的自觉性。
l 积分奖励模式。小区垃圾分类的对象老人居多,垃圾挣积分换生活用品,方便了老人生活,也进一步调动了居民分类的积极性。项目还在部分小区投放了积分兑换机,让闲置的积分流动起来。

图:分类宣教活动
第四阶段:打造全方位监管平台,开启智慧分类
在垃圾分类的管理和宣传上,乍浦镇引入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提出智慧管理、智慧宣传概念,让传统垃圾分类在智慧技术的应用下焕发新的生机。
全流程智慧监管系统。智慧监管系统是乍浦镇垃圾分类的点睛之笔,通过系统能够实时查看各个小区垃圾分类的进程情况,发现垃圾分类的问题所在,并根据小区垃圾量、分类完成率、准确率等数据进行下一步规划工作,让垃圾分类管理变得简单而高效。
智能环保小屋。在乍浦镇地标建筑的汤山公园,项目组建立了全国首个集科普教育、旅游休闲、环保功能为一体的智能环保小屋,环保小屋内针对分类研发的智能图书驿站、饮料瓶回收机、积分兑换机等“稀罕”设备,为前来游玩的居民带来了别样的乐趣。
智慧化元素的应用,将进一步反哺于乍浦镇垃圾分类工作,让垃圾分类更科技、更人性化,也更贴近生活。

图:环保驿站
项目正式运行的三个月,共收集有害垃圾680kg,可回收物69.90吨,收集处置易腐垃圾836吨,项目分流处置大件垃圾90吨,建筑垃圾302吨,成果显著。
如今乍浦通过“双轨策略”的实行,已逐渐形成前端分类社会化,由居民、企事业单位自主进行,后端分类专业化,由专业公司负责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全程管理智慧化,由信息化平台实现全流程分类管理的模式,垃圾分类真正从“理念”走向“行动”。
来源:苏州市伏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