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舟山市普陀区探索海岛乡村垃圾分类模式出成效

分类:行业热点 > 固废处理    发布时间:2018年9月12日 14:36    作者:环卫科技网 傅静之 孙俊    文章来源:环卫科技网

舟山市普陀区桃花镇大石头村头山上有一块天然巨石——大佛岩,大石头村因此得名。一场垃圾分类绿色风暴,让这座古老的村落焕发新颜。

大石头下的安静村庄,一个个农家小院整洁清爽,各家各户门前都放有分类垃圾桶。“以前大家没有环保意识,各种垃圾随意乱丢;现在不但自家的垃圾认真收集,连邻居家的都不愿意放过……”村民周女士说。

其实,大石头村只是一个缩影。在普陀,以桃花镇为代表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亮点颇多。

科学减量激发全民参与热情

当许多乡镇还在用“垃圾兑换超市”鼓励居民“鸡毛换糖”时,桃花镇关闭了原本一个月只开两次的兑换超市,而是改在5个居民主要生活聚集地选择商品全、信用好的商店开展筹码兑换工作,居民可以随时用筹码兑换商店里等值的商品。这让垃圾分类这项造福于民的环保工程,首先有了全民积极参与的前提。


桃花岛上的垃圾分类点。

每天,分布全镇的60多位保洁人员都会带着他们的“吉祥三宝”准时叩开居民家的大门。哪三宝?秤、磁力棒和透明桶。当地的分类法采取简单的两分法,即可腐烂和不可腐烂两种。保洁人员首先将磁力棒排除瓶盖等金属垃圾,然后将可腐烂垃圾(厨余垃圾等)沥干、称重,根据重量发给村民兑换币;厨余垃圾越多,兑换币也越多。村民们拿着兑换币即可随时兑换各种日用品。而这些厨余垃圾也将被统一运往桃花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中心。

当这些可腐烂垃圾到达处理中心后,“接待”它们的是国内第一家使用日本专业餐厨垃圾分类降解技术的设备,自去年5月投入运营以来,每天都可以让4吨生活垃圾变身有机肥料。这套设备最大的优点就是节能和环保,在发酵过程中不再需要用加热管辅助加热和添加其他物料,只要垃圾进入发酵槽,就能快速发酵,相比自然发酵,时间大大缩短。

除了居民按量领取兑换币,当地保洁人员的薪酬也不再“一刀切”,而是以收集重量和路途长短两套指标进行考核。

打造更适合海岛乡村的垃圾分类模式

环保理念渐入人心,“变废为宝”的处理能力日益成熟。未来,当兑换币等奖励机制逐渐退出时,众多乡村的分类意识又该如何坚持下去?这正是眼下当地政府部门着力破解的新题。一直以来,普陀区都在探索更适合海岛乡(渔)村的垃圾分类模式。如在相对偏远的岛屿采取“可焚烧”和“不可焚烧”分类法,在这些地方推行焚烧与转运相结合处理办法。

截至目前,有65个村完成了渔农村生活垃圾“三化”处理建设,其中桃花镇、展茅街道、白沙岛等实现了生活垃圾2+N分类模式全域覆盖。2016年、2017年普陀都获得了“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优胜县”称号;且全区自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以来,没有在农村发放过一只塑料袋,省去了购置垃圾袋的费用,也避免了二次污染。

用因地制宜的办法推广垃圾分类模式,在不同的村落用绿色之笔绘出别样图景。垃圾分类正让普陀这颗东方之珠越发明亮。


来源:环卫科技网 傅静之 孙俊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