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苏州伏泰:全循环智能分类系统,洞见产业未来

分类:环联生态 > 会员动态    发布时间:2018年9月13日 14:02    作者:中国环联    文章来源:

由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联盟主办、上海环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环联2018年(第二届)技术论坛”日前在上海召开。苏州市伏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晓华博士在本次论坛上重点报告了公司基于十年智慧环卫匠心打造的全循环智能分类生态系统(ECOTEK),李博士从伏泰匠心十年的创新实践、ECOTEK系统参与垃圾分类的历史及最终形成的垃圾分类4.0 全循环智能分类生态系统三个方面发表了演讲,与各位嘉宾深入交流了垃圾分类理念。

来源:中国环联


李晓华  苏州市伏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裁

以下内容根据嘉宾现场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1.伏泰匠心十年的创新实践

李晓华博士从伏泰本身出发,对匠心打造ECOTEK系统的十年历程进行了梳理。经过十年的发展,公司目前已在200余城市拥有500多智慧环卫项目。

李晓华博士介绍到,国内智慧环卫的发展,存在有三个阶段:

阶段一:政府自己干、自己管。

阶段二:逐渐管干分离。

阶段三:即为目前所处的智慧环卫4.0阶段,即政府定位监管角色,而企业全产业精细管理。

与此同时,行业技术从简单的设备应用发展至如今的互联网+深度推广模式。智慧环卫的服务主体逐步向大众倾斜,因此,专注于全循环智能分类的生态系统(ECOTEK)应运而生。



2.伏泰参与垃圾分类时间简史

伏泰结合我国传统勤俭节约思想理念,融合现代化垃圾分类方式,不断推陈出新。公司自2014年建立垃圾分类1.0系统=智慧环卫体系+垃圾分类,迅速于2017年进化成长为融合1.0系统、两网融合、循环经济体系、商业应用体系、环保公益体系、全循环智能生态分类运营中心、环保信用体系的4.0体系。4.0系统通过引入环保信用,加上技术融合,全面覆盖,最终形成产业闭环。

3.全循环智能分类生态系统

垃圾分类难点及需求

李晓华博士对比ECOTEK的运营模式,总结了目前国内生活垃圾分类的难点及需求:

1、多头管理,缺乏统一协同管理手段;

2、缺乏系统的宣教体系与成果展示教育系统;

3、三化四分缺乏有效协同机制,末端处理与监管各自独立运行不能成为一体;

4、未建立循环经济一体化的垃圾分类体系。

针对以上,ECOTEK秉承“顶层设计、重点划分、因地制宜、试点先行、以人为本、技术融合、全面覆盖”的垃圾分类运行理念,匠心打造“全循环智能分类生态系统”运营品牌——UU分类,独创“三化四类五分无系统”的运营模式,以助推垃圾分类可循环、可复制、可持续发展。

ECOTEK垃圾分类与循环经济一体化


环保信用体系是未来走向

作为ECOTEK的一大亮点——环保信用体系,是伏泰致力于打造的国内首个、也是商务部唯一授权CPC溯源编码应用于垃圾分类的“环保信用”体系。其特征如下:

1、采集用户垃圾分类行为,量化分类质量、计量、规律等数据;

2、建立垃圾分类行为的评价标准,实现信用评测、核算信用分值;

3、构建信用消费通道,打通支付宝等第三方用信平台,实现多渠道用信用。

目前,该信用体系目前已在江阴进行应用,积分制度兼备了兑换功能(如垃圾袋等生活用品),费用交付功能(如缴纳物业费)。

ECOTEK江阴案例



 ECOTEK 运行江阴市垃圾分类前后对比

ECOTEK全循环智能分类综合管理系统——生命周期的分类信息化监管、指挥、运行、应急管理平台,在ECOTEK的运营维护工作中,主要进行如下内容:

1、分类三化四分体系运营维护 ;

2、分类的宣传、引导、督导工作;

3、用户分类增值服务及用户积分兑换工作;

4、伏泰垃圾分类全循环智能生态小屋运营维护。

除了环保信用体系外,全循环智能生态小屋也为伏泰的另一大亮点。

生态小屋功能性多样,不仅是垃圾分类运营中心,也是厨余分布式就地处理站、可回收分拣收运中心、有害垃圾综合存储中心、大件垃圾拆解转运中心及垃圾分类综合指挥监控中心。

伏泰全循环智能生态小屋



 ECOTEK 2017年江阴市全循环智能分类生态系统运行成果

伏泰目前已累计为300多座城市、20多家大型环境企业提供环境信息化服务,同时为20多座城市提供全循环垃圾分类运营服务。

未来,在持续稳定服务客户,树立行业标杆的同时,伏泰将更多秉持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持续深度聚焦环境行业信息化应用,用技术为绿水青山贡献一己之力。


来源:中国环联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