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加快建设处理设施 太原市百余个居民区施行垃圾分类

分类:行业热点 > 技术论坛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22日 10:36    作者:    文章来源:北极星固废网

“作为国家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太原市在党政机关和居民小区大力推进试点建设,目前已有百余个居民小区放置回收设施,初步形成分类收运体系。”在昨日举行的山西省市政公用事业市容环卫分会暨垃圾分类交流会上,太原市介绍了生活垃圾分类的先进经验。

覆盖7万户居民

“吃”进去废纸、废旧金属、塑料袋,转眼“吐”出来的就是热乎乎的饮料。小店区昌盛西街一个小区,智能蓝色垃圾分类回收箱自从投用以来,很受居民欢迎。居民们只要用手里的一张积分卡和家里不用的废旧垃圾,就能轻松“变”出各种商品,很方便。

今年以来,太原市选择较大规模、管理较好的小区作为首批试点,居民可以用自己家中的闲置物资兑换相应的积分以及商品,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目前太原市共有101个居民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覆盖6.97万户,放置分类垃圾桶2531组,分类回收亭77个。

建成分类收运体系

同时,太原市还有114个党政机关推行垃圾分类收运,放置分类垃圾桶416个,分类回收亭33个。此外,在太原市很多小区还放置了旧衣物回收箱,目前市、区两级环卫部门协调4家社会单位,在街巷、小区设置旧衣回收箱5000个,日均回收20吨,实现回收利用。

当日,市环卫局副局长时中瑛介绍,太原市按照先易后难、分类治理的思路,现已初步建立餐厨垃圾、大件垃圾、装修垃圾、建筑垃圾、废旧衣物和废旧电池等六类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理体系,每日可处理餐厨垃圾180吨、收运处置大件垃圾80吨以及装修垃圾115吨,实现了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加快建设处理设施

随着生活垃圾量的增加,太原市现有处理设施已是超负荷运转。为此,市环卫局加快了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速度。

其中,垃圾收集转运站是一大亮点,这些设施建成后,提升了生活垃圾的收集和转运能力。南堰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和丈子头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经过升级改造后,处理能力将由每日1000吨增至1500吨,每日还可转运餐厨垃圾100吨。南部大型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作为清徐垃圾焚烧项目的配套工程,主要解决小店区、高新区等地的生活垃圾转运,建成后,每日可处理2000吨。迎泽区大型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是太原市大件垃圾收集转运及其迎泽区生活垃圾转运的设施,建成后,每日可处理1500吨。

针对餐厨垃圾、粪便、医疗垃圾等收集、处理不足等问题,太原市还在建设一系列终端处理设施,这些项目投用后,太原市垃圾分类处理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水平会进一步提高。

原标题:太原市百余个居民区施行垃圾分类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