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通讯员 张跃跃 记者 闫艳
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专项行动是江苏省无锡市“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中“六治”之一。
到2017年,无锡市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到25%。2020年,全市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70%,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全量焚烧,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
无锡市将通过新建垃圾分类收运体系、推进城乡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等一系列举措,破解城乡生活垃圾快速增长带来的治理难题。
问题
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填埋场库容告急
“生活垃圾逐年增加,垃圾处理能力捉襟见肘。”无锡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一季度,无锡市区收集清运垃圾近38万吨,日均垃圾产量4200吨,同比增长了17%。据测算,无锡市区年产垃圾量以5%~10%的速度逐年递增,垃圾处理形势不容乐观。
目前,无锡市区生活垃圾主要靠焚烧和填埋这两种方式处置。惠联、益多两座垃圾焚烧厂设计日处理能力均为1000吨,基本满负荷运转,焚烧的垃圾量约占市区垃圾总量的45%。其余55%的垃圾靠桃花山填埋场处理,每天填埋垃圾达2000多吨,远超其环评设计量的800吨,眼下桃花山填埋场库容已告急。
对策
简化生活垃圾分类,提升改造转运设施
生活垃圾治理到底难在哪?业内人士表示,除了垃圾产生量与处理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外,还有垃圾分类迟迟推广不开。
为破解垃圾分类难题,无锡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将实施新标准,由以往的“四分类”改为“三分类”,居住区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三分类”标准实施。新标准淡化了居住区厨余垃圾的概念,将其归入其他垃圾。“对市民来说,‘三分类’操作更简单,源头准确分类投放的成功率会更高。”无锡市城管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同时,3年内,无锡市级财政计划投入5000多万元,逐步进行环卫转运车辆、转运箱体及大型转运站的提升改造。2017年,无锡市级财政将投入2000多万元,在梁溪区和滨湖区新增16辆生活垃圾转运车,更新72个转运箱体,提标改造4个大型转运站。
处置
餐厨垃圾单独处置,实现无害化处理
据无锡市城管局相关人士介绍,目前,无锡市区每天产生餐厨垃圾约410吨,而现有的餐厨垃圾处理能力非常有限,大量餐厨垃圾无处可去,为“地沟油”回流餐桌、泔水乱排下水道等问题埋下隐患。
无锡市将重点推进餐厨废弃物处置工作,加强对餐厨废弃物管理各环节的监控。到2020年,建立市区餐厨废弃物全覆盖处理体系。
“为了替垃圾找‘出路’,一批垃圾处置设施项目即将上马。”无锡市城管局相关人士透露,无锡市政府常务会议已审议并通过《无锡市生活垃圾、餐厨(易腐)垃圾、飞灰处置设施三年行动计划》。
按照计划,2017~2019年,无锡市将在惠山区惠联垃圾焚烧厂建400吨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在新吴区和锡山区各上一个150吨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还将在各垃圾转运站推广小型、分散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总处置量达120吨。也就是说,3年后无锡市区每天的餐厨垃圾处理能力将达820吨。
据测算,到2030年,无锡市区餐厨和易腐垃圾日均产生量约817吨。这意味着,3年后市区餐厨垃圾将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