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飞灰制水泥警惕走老路

分类:行业热点 > 固废处理    发布时间:2017年5月11日 14:00    作者:中国环境报    文章来源:

来源:中国环境报

高长明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生态水泥被视为建材产品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典范受到赞扬。而实际上,生态水泥这一漂亮的词汇背后,需要警惕和思考的问题不少。

所谓生态水泥是日本2002年研发成功,以垃圾焚烧炉飞灰为原料制造出来的水泥。但因其工艺太复杂,需新增许多洗滤装备,制造流程太长,产能又低,生产效率也低,导致生产成本高达普通水泥的2~3倍,市场很难接受。生态水泥在日本国内滞销多年,后来向欧洲、中国等国际市场销售,也以失败告终。

生态水泥项目陷于如今境地,主要是因为1986年日本仓促决定全国生活垃圾100%焚烧处置,1年多之内全国各地突击新建投产了近2500台大小不等的垃圾焚烧炉,每年产生毒性飞灰100万吨~150万吨,全部密封深埋。虽然垃圾焚烧可以减量95%,但还有5%的飞灰和残渣必须严密处置。

1996年,日本全国累计深埋飞灰1000万吨~1500万吨,当时相继发生了几起飞灰填埋场污染泄漏事故,公众对其环境安全性的担忧上升。迫于舆论压力,政府决策部门为了尽快解决飞灰的出路,生态水泥项目就此匆忙上马。然而,生态水泥这样的综合性系统性研发项目并没有以环境治理为根本,而是期望在短期获得技术、经济和商业三方面的收益。

在研究清楚日本生态水泥起因与演变的全过程以后,我国水泥行业正在吸取经验教训,优化相关技术。据了解,北京金隅琉璃河水泥厂参考日本的思路,自主研发了生态水泥全套生产技术与装备。虽然水泥产品袭用了日本的取名,但其生产目的是从长期生产实践中充分分析研究这条技术路线的优劣,以积累第一手经验教训,对生态水泥技术做出全面的科学评判与优化。目前,金隅琉璃河水泥厂每天的飞灰处置量超过100吨,北京市政府给予每吨飞灰1500元的利废补贴。

在科学技术探索下,相信日本生态水泥对行业和公众的误导将逐渐减少。同时,也希望我国有关技术政策,以及各有关行业都能认真研究其经验教训。

作者为中国水泥协会高级顾问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