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环境报
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副镇长站在一片已收割好的田间感慨万千。他说:“这片92亩的稻田,一年前还是一个废弃的砖瓦厂,是育田村的低效集体产业。经过实施耕地表土剥离再利用工程,这片土地成为了肥沃的土地,不久前收获了第一季近6吨的优质大米,亩产超600公斤。”镇长口中提到的区域,是黄浦江上游水源湖金泽水库工程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示范工程的一部分。从工业用地到今日的肥沃良田,表明上海首个表土剥离再利用全流程示范工程获得成功。 据上海市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所谓表土剥离,是指将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包括临时性用地)所涉及到适合耕种的表层土壤剥离出来,用于原地或异地土地复垦、土壤改良及其他用途的剥离、存放、搬运、耕层构造与检测等一系列相关技术的总称,是发端于上世纪60年代的土地复垦概念。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由于耕地资源不断被建设用地侵占,变得越来越稀缺。根据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和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计算,仅1978~1997年耕地面积净减少465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3.5%,相当于整个江苏省的耕地面积。因此,如何保护好宝贵而稀缺的耕地,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者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 在我国,表土剥离标准化道路才刚刚开始,但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在国家层面建立诸多标准。上海市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务中心负责人介绍,上海探究“表土剥离”技术,并且要在全国率先设计出一套表土剥离再利用全流程技术和标准,就是希望通过建立一套与国际接轨的表土剥离技术标准,帮助上海在新一轮总体规划(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期间,实现生态优先,维护良好生态环境和按照规划建设总规模“负增长”要求,将全市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200平方公里左右。 |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