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阿里之后,苏宁涉足垃圾分类大潮新方式

分类:产业市场 > 其他    发布时间:2019年3月11日 17:11    作者:李叶青    文章来源:中国固废网

今年年初,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旗下移动支付工具支付宝,添加了“垃圾分类回收平台”功能,并把上海作为首个试点,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中。自此打开了电商参与垃圾分类的新格局。

在阿里巴巴之后,电商品牌苏宁紧随其后投入到垃圾分类中。

近日,苏宁易购(002024)华东二区执行副总裁、上海大区总经理徐海澜介绍说,从今年2月中旬起,上海苏宁积极响应垃圾分类“新时尚”,向全市消费者发布“寻物启事”,欢迎消费者将家中的老旧家电或废弃家电、过期食品、劣质或仿冒产品等各种看起来无用的“垃圾”都交投到苏宁门店。自此,参与垃圾分类的企业大军当中,苏宁将成为不可忽视的一员。

虽同属垃圾分类,同样以上海作为首个试点,但与阿里巴巴“互联网+垃圾分类”模式不同。苏宁利用的是自家线下网店的资源,来推动消费者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置。简单地说就是,上海市民可来到上海任意一家苏宁门店参与“回收旧伪劣产品”活动,苏宁会将收到的“旧伪劣”产品分门别类地进行处理,做好无害化处置工作。

立足上海,放眼全国来推行“绿色消费”、减少垃圾污染才是苏宁的最终目标。从2017年就率先启动“共享快递盒计划”,到去年发布的全链路绿色物流解决方案“青城计划”,还有今年开始在上海试点推出的废旧物品回收,苏宁始终在身体力行地大力推广绿色包装和垃圾分类,希望推动品质消费的同时,也能让“绿色消费”更加深入人心。

image.png

今年,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也在“两会”上再度对绿色物流提出建议,建议尽快制定循环包装国家标准,完善绿色包装回收体系。

除了致力于垃圾分类外,苏宁也力争从垃圾源头上减量。

为解决快递包装产生的污染,苏宁从推行“无纸化”电子面单开始,又增加了共享快递盒、可循环快递袋等新的包装材料和方式,都在力争减少快递包装污染的产生。其中,苏宁的共享快递盒更是获得素有中国物流界“奥斯卡”美誉的“LT中国物流技术奖”,因为这个小小的黄色快递盒与传统快递包装纸箱完全不同——它几乎不使用封箱带,而是通过精巧的设计能包装严密;它又可以反复循环使用,意味着收件人在取走快递盒内的商品后,它就能立刻进入下一次使用。与此同时,针对生鲜食品的冷链循环箱也率先出现在上海。根据粗略计算,使用这一冷链循环箱,一年可减少产生近500万件用于保冷保鲜的泡沫垃圾。目前,首批8000个冷链循环箱已经投放上海市场,能满足日均1万单的配送需求。

image.png

以目前苏宁运行的绿色模式来看,苏宁虽然剑指垃圾分类,但主要仍停留在物流环节和回收环节,整个模式链条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调整。

前有阿里巴巴身先士卒,如今又有苏宁“绿色消费”观念的大力推行。如此可见,垃圾分类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各行业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地投入到垃圾分类中。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