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上午,在柴桑区赤湖工业园区内,随着5台大型挖掘机舞动长臂开始工作,这标志着九江首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顺利开工建设。项目预计2020年底完工。
随着九江市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尤其是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今环境保护的要求。2017年政府确定九江市生活垃圾处理由卫生填埋无害化处理方式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方式转变。
九江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已经由2018年的1960吨/天增长至2019年1∽3月份3220吨/天,生活垃圾产生量呈指数式增长,根据测算每年消耗大量土地,位于柴桑区的九江唯一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已累计填埋生活垃圾300多万吨,随着生活垃圾产生量的不断增长,生活垃圾填埋场使用寿命不断缩短,如不采取有效措施,2年以后我市将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境,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根据规划选址方案,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相关规范要求,经反复论证,最终确定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选址建设用地,经过广泛调研、科学论证,确定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2250吨,年处理82.12万吨,配置3台750吨/天机械炉排焚烧炉,2台25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烟气排放优于国家标准达到欧盟2010标准设计建设。
目前项目已取得核准批复和环境影响评价批复,办理完成建设用地等相关报批手续,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项目于23日进场,开展项目地堪、场平、围墙等前期工作。“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将建成一个花园式工厂,经得起‘看、闻、听、测’,整体环境做到‘眼满色,嗅无味’,不会给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由政府监管并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网络、市民督察员等多种监管方式对垃圾焚烧厂的运营实施立体式监管。排放数据与生态环境局、城管局在线联网,实时向政府主管和监管部门以及居民公开”。光大环保能源九江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志标告诉记者,迄今为止,光大国际在全国多个地区投资、建设及运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近百个,全部采用先进的炉排炉工艺,排放指标均达到及超过欧盟2010标准,每一个项目都致力于打造成环保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循环经济基地及工业旅游基地,并设立公众开放日,欢迎公众前来学习参观。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