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各异的垃圾桶在每个居民小区都有他们的“一席之地”,可是在生活中“垃圾分类”这几个字的“真实分量”又能有多少呢?生活垃圾不再"一包扔",让垃圾分类真正成为“一定之规”,需要每个人作出努力。有数据显示,我国生活垃圾年产量超过四亿吨,据统计,我国600多座大城市中,三分之二陷入垃圾包围之中,四分之一城市已没有堆放垃圾的合适场所。就拿城市垃圾最多的北京来说,早在2015年的时候,北京城市垃圾数量就达到了790万吨,在北京每人每天要产生超过一公斤垃圾。

惊人数字的背后需要每一个“垃圾制造者”从我做起,真正践行“垃圾分类”,而眼下,每个人在扔垃圾时面临的这道“选择题”已经在多方的推动下变成了“必答题”。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在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多地已初步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以及处理体系,包括北京、上海在内,多个城市已经推进垃圾强制分类,如拒不分类,严重地的还会面临最高五万元的处罚。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