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一支环保指数基金引发的思考:空有概念可不行

分类:产业市场 > 其他    发布时间:2019年8月9日 14:19    作者:老崔    文章来源:环保在线

  看着基金账户里的钱涨了跌,跌了涨,涨涨跌跌,已经渐渐没有了什么惊心动魄过山车式的新鲜感,截至目前,这只环保指数基金还让小编亏了6.8个百分点。钱不多,不心疼,对环保行业板块多了一些浅薄的认识。先上图:
 
  该基金的10大重仓持股包括绿色动力、上海环境、启迪环境、中国天楹、聚光科技等行业龙头,净值占比、持股数量以及持仓市值,见下表:
 
  从进入2019年以来,不少分析机构就铺天盖地表示,打破2018年的坚冰,环保板块在“估值5年最低,政策利好,安全边际较强”等情况下扬帆起航。
 
  起没起航,许多人不知道,只知道自己的环保基金和股票又亏了。根据公募基金2019年中报披露情况,截至地二季度末,环保板块基金持仓市值为53.5亿元,相较于第一季度小幅回落,持仓占比仅为0.26%,维持历史地位。
 
  作为环保产业的“晴雨表”,行业指数的走势聚集参考价值。我们来看看中证环保指数的3年走势:
 
  既然是环保指数基金,参考的还是中证环保指数,那显而易见,小编的基金3年走势,与指数基本重合,这一点没有太大的悬念。
 
  而且相比大家也看到了,在3年时间里,该基金跑输了同类均值,而且远远落后沪深300。这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环保估值处于3~5年来历史低位”的判断。
 
  从基金净值看,仍较3年前亏损29.53%。三年来我国环保上市企业乃至整个产业链条的表现,多多少少没有逃出“震荡不止、总体下滑”的魔咒。再看看近1年的走势情况:
 
  近一年,基金跌幅4.65%,仍旧没有跑赢同类均值和沪深300。但这根曲线把2018下半年~2019年上半年的环保产业发展情况诠释的淋漓尽致。
 
  小编层在《洞察丨环保产业仍旧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窗口期》中提到,融资收紧,去杠杆、PPP清库存、商誉减值……一系列的影响因素让环保板块在2018年迎来营收和净利润增速的5年新低。
 
  但进入2019年,政策春风继续吹拂,融资问题开始缓解,国资进入,使得环保产业营收有所改善,折射至股市,一骑绝尘,大有领跑态势。
 
  从近半年来的走势来看,宛如“过山车”,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已经披露2019上半年业绩预告的20家环保上市企业中,业绩明显下滑,甚至有企业亏损,总体来看龙头个股们的表现不达预期。分析认为,国际因素的影响不能忽视。
 
  “跌跌不休”让小编终于忍不住,选择在5月17日加仓平摊成本,当时觉得只要回本就拍屁股走人。事实证明,在之后的一段日子里,环保表现尚可,在震荡中上升,股市曲线开始上扬。
 
  在7月这个“垃圾分类”月中,小编的基金终于回本,但并没有卖掉,毕竟大好行情刚来,不赚一波岂能轻易走人?
 
  在上海“史上最严”垃圾分类启动第一天(7月1日),沪深两市开门红,环保概念股、垃圾分类概念股表现极为活跃,各种涨停。从曲线图能看出,在7月份中,虽然净值走势不佳,但超越了同类均值和沪深300。
 
  进入8月以后,基金再次不断大跌,这才有了开篇所说的亏损6.8%的情况。虽然是一支小小的基金,但也足以成为环保板块的一面镜子。
 
  让我们把时间拉长,一起看看中证环保指数近5年的走势,从2014年酝酿爆发,2015年达到高点,2016~2017近乎“平淡”的度过,再到2018年持续下滑至历史低点,2019年重新爬升……整个5年,是资本、市场、企业等系列因素的综合较量。
 
  虽然政策扶持不断,国资陆续杀入,但环保行业集中度低,环保企业“小散乱”的整体情况并没有实质性改观,因此股市走向偏好政策扶持以及系列利好,对上市企业的实力反馈不充分。
 
  想让环保板块走出“漂亮”曲线,提升行业企业技术含量,技术驱动传统末端治理向绿色科技发展转型升级,才是王道。毕竟无论在A股、新三板,还是科创板、创业板,空有概念操作与盲目扩张都是不可取的做法。
 
  最后,小编的环保基金仍旧没有卖,毕竟还在亏损,回本之路以及赚钱之路有多长,走走看看才知道。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