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今年底前全市环境监测站将向社会公众开放。他表示,面向市民开放环保设施,是扩大环境信息公开、引导市民参与和监督环保工作的重要措施,也是带领市民亲历环保、进而促进了解、消除隔阂,缓解邻避效应的有效方法。
近年来,上海市开展了两批“上海市环境教育基地”评选申报工作,已建立市级环境教育基地23所、区级65所,并选择部分环境监测站以及污水、垃圾、电子废弃物处理设施作为开放点,组织公众深入其中,学习环境知识,感受环保变化。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作为全市首批环保设施对外开放单位之一,制定了开放活动方案并认真落实开放举措,明确责任人员,今年以来已接待47批次、1000余人的各类社会参观者。
同时,上海市生态环境局还组织了公众开放暨现场观摩活动。在活动中,参与者来到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看设施、听介绍、议思路,亲身感受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的做法与经验。
观摩者建议,开展好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工作,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安排部署好阶段性工作;要提升管理水平,借助相关资源提升环保设施的教育效果;要鼓励公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组织、专家学者等承担环保设施开放的评价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建共享的运行机制。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