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请收下这份《行动方案》 看看2022年的重庆城市综合管理会变成怎样

分类:行业热点 > 国内资讯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9日 10:25    作者:    文章来源:中国固废网

  记者27日从2018年全市城市综合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市政府发布的《重庆市城市综合管理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按照“干五年、看十年、谋划三十年”的总体要求,力争2022年行动方案项目计划全面完成,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成功,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综合管理体制基本形成,充分展现环境干净、市容整洁、秩序规范、城绿相生、风貌独特的现代化大都市新形象。

  到2022年,主城区形成城市公共厕所服务体系

  根据 《方案》要求,在整治市容环境卫生方面要开展暴露垃圾治理,提升清扫保洁质量,提高环卫作业精细化水平。提升城市建成区道路机械化作业水平,到2020年主城建成区主次干道机扫率达到90%、渝西片区城市建成区主次干道机扫率达到70%;到2022年,主城建成区主次干道基本实现机械化清扫全覆盖,渝西片区城市建成区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0%。

  推进“厕所革命”,统筹规划布局公共厕所,积极推进社会单位公共厕所对外开放,继续推进实施城市公共厕所提档升级行动,到2019年主城区新增公共厕所720座,到2022年主城区和渝西片区基本形成良好的城市公共厕所服务体系。

  综合治理城市“顽疾”。深入推进违法建设专项治理五年行动,开展建筑屋顶杂物清理、私搭乱建拆除行动,到2020年,主城区和渝西片区建成区基本消除乱张贴、乱刻画、乱涂写、乱摆摊、乱开挖、乱堆放、乱倾倒、乱停放和违章施工、违规运输建筑渣土等违法违规行为。

  到2022年,主城区基本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

  生活垃圾方面,开展城区餐厨垃圾、地沟油治理,提高源头减量化水平。到2020年,主城区和渝西片区的城市建成区内公共机构、相关企业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基本全覆盖,主城建成区实施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试点的乡镇(街道)比例达到50%,基本形成生活垃圾分类法规标准体系和可复制、可推广的分类模式;到2022年,主城建成区实施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乡镇(街道)比例达到70%,主城区和渝西片区的城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取得明显成效。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到2022年,主城区和渝西片区30%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实现分类收集。

  除此之外,还将强化垃圾处置利用,到2020年,主城区和渝西片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全覆盖,建制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到2022年,主城区基本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主城区和渝西片区城区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率均超过9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

  到2022年,新改建社区公园和体育文化公园300个

  《方案》中要求还将进一步提升主城区绿地总量,完善城市绿地系统,为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休憩、活动空间。到2022年,主城区增加城市绿地3000万平方米以上,新改建社区公园(游园)和社区体育文化公园300个,新改建一批城市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城市生态公园、城市湿地公园,形成布局均衡、点线面结合、城绿相生的城市绿化网络。到2022年,主城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全面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目标。

  开展桥头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对跨江大桥桥头、人行天桥绿化进行建设提升,充分体现园林绿化、城市文化的内涵和底蕴。到2020年,实现主城区跨江大桥桥头、轨道交通沿线、主要城市道路和立交桥节点以及鹅岭山脊等山体空地园林绿化品质的全面提升。

  到2022年,“重庆赏灯”成为有影响力城市主题品牌

  《方案》提出,在打造精品夜景灯饰方面,突出“山、水、城、桥”四大元素,着力打造“立体山城”“光影江城”“魅力桥都”等重庆夜景名片。以朝天门广场、江北嘴中央商务区、弹子石中央商住区为重点,将两江交汇区域灯光建成特色鲜明、感染力强的精品灯光秀,充分展示现代化大都市山魂之雄、水韵之灵、人文之美。提升迎春灯饰建设管理水平,把主城区迎春灯饰打造成为特色旅游项目。

  打造城市夜景旅游精品线路,策划推出鹅岭公园“两江亭”、南山“一棵树”、鸿恩寺公园“鸿恩阁”等山顶俯瞰观景,朝天门、“呼归石”、烟雨公园、重庆大剧院等江岸远眺观景以及夜游两江流动观景线路。到2022年,“重庆赏灯”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城市主题品牌。

  提升城市照明品质方面,2019年建设双碑大桥、嘉陵江大桥、高家花园复线桥等景观照明,提升朝天门大桥、千厮门大桥、东水门大桥等景观照明。建设主城区“两江四岸”核心区域景观照明智能化集中控制系统,实行“一把闸刀”管理,有效提升主城区景观照明整体性。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