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现场,陈东升秘书长透露,在基金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跟国家开发银行合作1.2万亿,跟国家进出口银行6000亿,跟建设银行3000亿,加起来有2万亿。
“十三五”期间,环保领域有三大规划,分别是《“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三大规划各有侧重,《“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作出总体部署,规划中将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统一称为绿色低碳产业,而且第一次提到先进环保产业的概念。《“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是“十三五”期间统筹部署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依据,改善环境质量是规划的核心内容。在五年规划的约束性指标中,第一次提及环境质量指标。《“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主要针对节能环保产业作出总体部署,提出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对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规划主要有五大内容:包括创新节能环保服务模式、激发节能环保市场需求、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规范优化市场环境、完善落实保障措施。

其中环保领域的重大工程项目包括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提升工程、新能源高比例发展工程、资源循环替代体系示范工程、绿色低碳技术综合创新示范工程、节能技术装备发展工程。

每个产业都有它的发展模式,陈东升秘书长介绍说,集约集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本模式。以科技创新为源头,加快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提升产业集群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以产业链和创新链协同发展为途径,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形成创新经济集聚发展新格局。
陈东升秘书长指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旨在挖掘和培育更多混合所有制企业,与央企联合组队,走向全球,将中国治理经验推广出去。
未来计划确立一个产业集聚区、组建一个产业研究院、发行一支专项基金、落地一个产业园。使传统产业集群向知识密集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转变,产业集聚方式由“招商引资”向“引资”、“引智”、“引技”转变,资源利用方式由“引进来”向“引进来、走出去”并重转变,创新主体的互动方式由产城分离向产城融合转变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节能量为7000万吨标准煤,近五年,我国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近30%,能效水平仍低于世界水平1/3,节能环保产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但目前产业政策和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够完善。
12月20日举行的2018中国节能与低碳发展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王善成副司长表示,2019年,将进一步健全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强化用煤总量、排污总量等指标约束,从政策、财税、金融等方面推动节能环保领域健康发展。
每个产业有每个产业的发展规律,对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陈东升提出了类似中国太极思想的理念:秩序、交换、平衡。他强调要站在宏观角度看待产业发展,产业链有分工,国家层面旨在扶植标杆集团组成产业航母,在公海参与国际竞争。中小企业应该通过加强在细分领域的精耕细作,在产业链中获得交换的优势,满足企业定位和发展。
对环保联盟,陈东升秘书长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他希望联盟可以把掌握先进技术的企业进行整合,做到有分工有协作。通过产业链、资本链,将企业整合成大的集团,这样可以提高产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使得产业链中的企业得到更好的保护。

陈东升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秘书长
最后,陈东升秘书长传达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对环保联盟工作的高度认可,并感谢张益理事长对战略性新兴环保产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