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一个地方,一个阶段扎实推进。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总结交流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经验。从2003年开始,由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倡导和主持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就用15年的时间,为我们探索出了一个乡村振兴的浙江方案。
上午10点,在浙江横溪坞村这个基建工地的门口,村支部书记裘松伟已经和村民沟通了3个小时。前一天晚上,村民和运输渣土的车队在这里吵了一架。
浙江省安吉县横溪坞村村民:灰尘很大很大的,我们跑电瓶车都不好跑。

浙江省安吉县横溪坞村村民:我的车基本上三四天就要洗一次,把我的车搞得一塌糊涂。
村里正在建设的这个基建项目,现场的每一位村民都同意。可渣土车污染了村里的环境,大家又都不干了。
浙江省安吉县横溪坞村支部书记裘松伟:没办法,又想把项目搞起来开发起来,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一些基础,前期肯定存在很多问题,环境问题。

裘松伟找来工地的负责人,和村民一起想解决办法。最终大家都同意,由工地出钱、村民出力、村委会监督,按时清洗路面上的淤泥。
浙江省安吉县横溪坞村支部书记裘松伟:面对面地在现场解决掉,要得到老百姓的理解。老百姓不支持,我们的工作很难开展,要和老百姓多沟通。
裘松伟的这些经验,来自于横溪坞村前些年推行垃圾分类的实践。通过分类,让垃圾在村子里最大程度的减量,这件在很多城市都做不到的事情,在横溪坞村已经实现多年,靠的就是村民不断提高的环保意识。

浙江省安吉县横溪坞村支部书记裘松伟:像垃圾分类涉及到家家户户,如果完全靠村干部去做,肯定完不成的。要让老百姓参与进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浙江省安吉县农办副主任任强军:环境好了以后,对生活对旅游对生产都有好处。从2003年开始,这个卫生习惯就养成了,也就是他们的素质提高了。

浙江鲁家村:环保与经济发展同行中国方案国际认可
今年9月,浙江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还获得了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为,千万工程让环保与经济发展同行,将产生变革性的力量。
浙江省安吉县鲁家村村委会主任裘丽琴:这原来是供销社的房子,低矮破旧,影响这里的美观,我们想补补好、弄弄好,让它看上去平整一些,景观好一些。

在鲁家村,村民都管村委会主任裘丽琴叫裘妈。在鲁家村,裘妈走到哪儿,管到哪儿。只要是对村里的环境不利,裘妈都不同意。
浙江省安吉县鲁家村村委会主任裘丽琴:以后这个加油车再也不能开过来了。你要把他管好,这个草皮又被你毁掉了。如果再有下次我就扣你们工资。太脏太脏,你是管卫生的人啊。太脏太脏,你要管啊。

如今的鲁家村里,观光小火车串起了18个集中连片、各有特色的农场。但是在2015年,鲁家村农场整治的最关键阶段,几个村民仍然不愿意流转土地,整个规划面临“破产”。当时生着重病的裘丽琴,在手术的前一天晚上去村民家做最后的努力。

浙江省安吉县鲁家村村委会主任裘丽琴: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去的,但是他们也不愿意,后来说说,他们说你今天怎么有气无力的,我说是的,因为我明天要去上海去做手术。他们真的很震撼。第二天一早,我在去上海的路上,打电话过来,我们要(把土地)全部给你们。

作为推动“千万工程”的代表,今年9月,裘丽琴前往纽约,领取了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
浙江省安吉县鲁家村村委会主任裘丽琴:觉得自己很幸运,代表浙江5600万农民去领这个奖,站在这个领奖台上的时候,非常非常激动。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副主任顾益康:生态文明建设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是老百姓的民生工程,是老百姓的小康工程,也可以说是我们今天乡村振兴一个真正的目标。

可复制可推广千万工程关键在人
“千万工程”的浙江模式,现在已成为国内很多村庄的学习样本,每天有很多人来这里参观学习。全国各地的村庄自然禀赋、经济基础不一样,但在浙江的乡村里,总能看到乡村正在改变的力量。
湖北省鄂州市峒山村第一书记高彬:我带着这个问题来的。村里和老百姓到底是怎样协调?建设怎么样让老百姓参与进来?

利用自己假期,高彬来到了浙江,想要学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经验。他的第一站,就来到了鲁家村。
高彬和裘丽琴沟通:因为你的活慢慢的干出来了,老百姓相信你了,人与人之间是信任最关键了。信任你了工作就好做。
最近几年,高彬所在的峒山村也一直在整治村庄环境。可是,村民参与度不高。很多事一旦不能在短期看到好处,展开的阻力就很大。

湖北省鄂州市峒山村第一书记高彬:你看鲁家村四年的时间,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第一步,就是做老百姓的工作。老百姓的意识和浙江这边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回去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做。

高彬说,表面上看,是自己村里的村民意识不够。实际上,只要村庄的人居环境好了,产业发展了,村民的意识也会逐步提高。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副主任顾益康:最大的难点,我觉得就是老百姓是糊弄你,还是真心诚意的干。让老百姓真正成为这项工程的主体,发挥每一个老百姓的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我觉得每个地方都可以做得很精彩。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