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生活垃圾分类 萧山3个村成了省级示范

分类:行业热点 > 国内资讯    发布时间:2019年3月2日 9:12    作者:    文章来源:中国固废网

近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瓜沥镇隆兴和村、河上镇众联村、临浦镇白鹿塘村上榜了2018年度浙江省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

洁净是美丽乡村的底色,有颜值和气质的乡村,才会让人产生向往之情。近年来,我区把农村垃圾分类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从分类试点到全面推开,不少村庄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农村垃圾分类之路。

垃圾分得好不好 要上“红黑榜”

走进临浦镇白鹿塘村,古朴的墙绘,干净的村道,每家每户门口都整齐地摆放着两个垃圾桶,绿色垃圾桶是易腐垃圾,灰色垃圾桶是其他垃圾,农户的家门口还贴着垃圾分类的星级评价,分类工作做得好不好一目了然。

“我们村从2017年开始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从一开始到处去学先进,到后来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出村庄自己的分类制度。”白鹿塘村党总支书记鲁伟昌介绍,村里制定了一套垃圾分类星级考核办法,由3名垃圾分类督导员每天上午七点开始检查每户的垃圾分类情况并记录。对分类不当的单独列在一张问题清单上,有了这份问题清单,督导员们上门宣教时就避免了“说不清”的尴尬。

白鹿塘村根据督导员们的统计,每个月一次进行星级评定,如是5星级的则上“红榜”,如1星级的则上“黑榜”,而“红黑榜”就张贴在村里的宣传栏里。

想要拿到5星级,也没那么容易,一个月里的每一天都要规范分类,如有1天分类不规范,就会降级。同时,村委会人员还会不定期上门抽检,如在5星级的农户家门口垃圾桶内发现分类不当的,则会现场“摘星”降级。

“不管是星级还是榜单,对村民都是一个鞭策。” 鲁伟昌说,如今上“红榜”的农户越来越多,从一开始的100多户,到如今经常性的350户左右;反之,上“黑榜”的农户越来越少了,今年1月份的榜单上,该村没有一户农户上“黑榜”,只有5户出租户上了“黑榜”。

“星级就贴在家门口,左邻右舍都在比较的,做不好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现在两年下来了,分类也成为了一个生活习惯。”村民邱建华说,垃圾分类改善了村庄环境,最终受益的还是村民。

易腐垃圾就近资源化处理

我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15年就开始试点,靖江街道甘露村和戴村镇上董村,还成功创建成为省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试点村,开创了萧山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的先河。

2016年起,在试点的基础上,我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逐步在各村推开。根据《萧山区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实施意见》,我区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分三年推进,每年实施5个以上镇街,到2018年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那么,农村垃圾分类后也带来一个问题,分类后的易腐垃圾如何处置?我区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在河上、新街、楼塔等12个镇街共建造了资源化处置站点17座,引进微生物发酵处置设备25台,经过搅拌、碾磨、高温焚烧、微生物发酵等工序后,“吃进”的垃圾变成了有机肥料,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双丰收。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