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长江经济带要大保护、微开发、巧利用 四区县一把手:坚决站好生态环保岗

分类:行业热点 > 国内资讯    发布时间:2019年3月11日 16:14    作者:    文章来源:中国固废网

3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重庆代表团举行第五场记者会。记者会上,涪陵区委书记周少政、渝中区委书记黄玉林、南岸区委书记郑向东、巫山县委书记李春奎四位全国人大代表,就“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介绍了各自区县的经验和做法。

全国人大代表、渝中区委书记黄玉林:

保护母亲河,

渝中区坚定站好岗哨

记者会上,黄玉林表示,不搞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不搞大拆大建,要坚定站好保护母亲河、生命河的“渝中岗哨”。

“渝中区旅游很火,也带动了餐饮行业的发展,有人说发展餐饮业会带来污染。”黄玉林说,关键在治理。今年渝中区将大力开展餐饮污染的治理工作,“长江经济带的保护与开发是为了老百姓更好地生活,决不能让这些污染破坏了城市的品质。”

过去一年,渝中区大力推进“母城”文化保护、展示、传播“三大工程”,“九开八闭”老城墙、东华观藏经阁、白象街、抗建堂等一批文物以及蜀绣、烙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妥善保护。深度推进“文商旅城”融合发展,高品质打造了十八梯、民国印钞厂、山城巷等一批传统风貌区、山城老街区和特色老社区,“把历史文脉有机融入到城市风貌中,让居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黄玉林说。

全国人大代表、南岸区委书记郑向东:

守护南岸好山水

我们责无旁贷

记者会上,郑向东表示,南岸区要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体现“上游水平”,全力建设“生产、生活、生态”最优空间,“宜居、宜业、宜游”品质城市,努力实现“南岸起风景”。

“守护好大自然赋予南岸的这片好山水,我们责无旁贷。”郑向东介绍,南岸区聚焦长江、南山、迎龙湖等重点区域,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南岸区高水平编制《水秀南岸起风景》规划,全面梳理水系资源,推动水、城、景高度融合。深入推进“河长制”,依法取缔长江沿线餐饮船舶12艘,启动沿江排水口整治,开展“两江四岸”消落区整治。建成南滨路25公里滨江亲水带,成为城市最亮风景线。

面对转型升级带来的压力,南岸区将构建“大生态、大数据、大健康”现代产业体系,走深走实“两化路”。郑向东介绍,南岸区的大数据产业则以智能产业为基础,中国智谷(重庆)科技园被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全市战略。

全国人大代表、涪陵区委书记周少政:

涪陵沿江化工企业

今年全部关停搬迁

“涪陵区2018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3天,同比增加22天,长江、乌江涪陵段水质稳定保持在优良。”记者会一开始,周少政在就列出了一组数据。

“涪陵是化工产业比较多的一个区。保护好长江母亲河,最重要的就是长江沿岸的化工企业的关停搬迁。”周少政介绍,截至目前,涪陵区还剩下一家央企化工企业没有搬迁,今年内这家央企将全面停产并搬迁。“涪陵区正在把全区的化工企业全部搬迁到白涛工业园区,还长江沿岸干净整洁和生态平衡。同时,化工企业集中到园区后,还将提高智能化和绿色化水平,把化工园区打造成为绿色园区。”

周少政还介绍,涪陵正在构筑绿色屏障、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家园。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目前,涪陵区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2%,境内长江两岸第一道山脊线内实现了应绿尽绿。

全国人大代表、巫山县委书记李春奎:

决不能将三峡的明珠

毁在这一代

记者会上,李春奎表示,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在巫山留下了传世经典,不能将长江三峡中的这一颗明珠浪费在这一代人手中。

“近年来,巫山做好‘水文章’、念好‘山字经’,让很多村民吃上‘旅游饭’、种上‘摇钱树’,推动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李春奎说,一江碧水是库区流淌的“血液”,“两岸青山”是三峡健美的体格。一年来,巫山着重处理好河流管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坚持占补平衡,有效管控长江自然岸线开发利用强度,长江巫山段自然岸线保有率达90.1%;同时,巫山2018年实施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等营造林29.2万亩,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56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地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达58%。

长江经济带的保护让巫峡大地“颜值”更高,“气质”更佳,而百姓也靠着良好的生态环境走上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道路。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