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规模化养殖业发展趋于稳定,但大量畜禽、粪污直接或经过简易处理后排放也已经成为引起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也成为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此对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防止和消除养殖场蓄禽粪污的污染,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业种植需要有机肥
养殖粪污却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古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猪多、肥多、粮多”,实际上说的就是有机肥、农家肥。可见从古至今,粪肥一直是我国农耕的重要肥料。但是,目前,我国各类有机肥资源折合成养分约7400多万吨,但实际利用不足40%,究其原因,首先是有机肥存在养分含量较低、肥效慢、体积大、使用不方便等问题;其次是种植业虽然有大量的畜禽粪便需求,但具有季节性,而规模化养殖场产生的粪污量太集中,往往无季节性;更重要的核心原因就是规模化养殖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得不到有效利用。
规模化养殖的粪污处理不善危害有多少?
由于大量畜禽粪便得不到有效利用,规模化养殖场面临最大的环保问题就是大量粪便需要处理。自然堆放腐熟完全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这期间蚊蝇遍布、臭气熏天,日晒雨淋,不仅污染环境,还造成养分流失,很多农户缺乏耐心,往往放置几天就施入农田,结果造成作物烧苗、烧根、种子不发芽、死亡。不完善的治理模式,就会造成局部污染,影响生态失衡,导致养殖场频频遭遇停产禁养的结局,经济无法发展,环境遭到破坏,得不偿失。
畜禽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十分必要!
关系畜产品有效供给
关系畜禽养殖业节本增效
也关系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关系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
是重大的民生工程。
畜禽粪污如何资源化处理应用?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指在畜禽粪污处理过程中,通过厌氧发酵生产沼气、堆肥、沤肥、沼肥、肥水、垫料、基质等方式进行合理利用。
粪污资源化利用主要技术包括污水处理和固粪两方面:
1.污水
液体或全量粪污一般采用厌氧发酵的方式进行处理利用。采用完全混合式厌氧反应器(CSTR)、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等处理的,配套调节池、厌氧发酵罐、固液分离机、贮气设施、沼渣沼液储存池等设施设备,相关建设要求依据《沼气工程技术规范》(NY/T 1220)执行。利用沼气发电或提纯生物天然气的,根据需要配套沼气发电和沼气提纯等设施设备。
2.固粪
固体粪污一般采用好氧发酵的方式进行有机肥料利用。
目前好氧堆肥制作有机肥方法运用得较多,但普遍存在有机肥销售市场空间不够,制作有机肥的设备、固定资产投资长时间不能收回的问题。高温好氧发酵堆肥法是处理各种有机废弃物的有效方法,是一种集处理和资源循环再生利用于一体的生物方法。
通过有目的的降解作用,把有机物转化为腐殖质的生物化学处理技术,从而达到原料的无害化和资源化。这种处理粪便的方法优点是臭气少、最终产物较干燥,容易包装、撒施,而且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堆肥、沤肥、沼肥、肥水等还田利用的,依据畜禽养殖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合理确定配套农田面积,并按《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GB/T 25246)、《沼肥施用技术规范》(NY/T 2065)执行。
盈和瑞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模式
盈和瑞子公司盈创和美,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整合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链接上游养殖企业和下游种植企业,以有机肥、沼肥为纽带,种养结合,投资建设以粪污全量化专业处理、病死牲畜处置、沼气综合利用、有机肥生产销售为中心的区域农业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中心和生态农业种植示范园区,构建一条绿色循环产业链,实现区域生态循环发展。
案例说明:盈和瑞投资建设的河南永城粮盈农业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
永城粮盈以养猪场粪污及小麦秸秆、玉米秸秆为基础原料,以沼气发电和有机肥生产为产品导向,采用沼气发电并网和沼液还田利用相结合的生态化利用模式,工艺流程概述为畜禽粪便经厌氧生物倍增发酵、秸秆采用兼氧水解技术,产生沼气和沼渣液。
沼气作为能源供猪场日常生活用气、发酵罐增温锅炉用气、沼气发电并网;再通过我公司拥有的液体有机无机复合肥生产线设备,能够以沼液为基础,经过酸化、絮凝、过滤、络合、复配等技术手段,生产冲施肥、叶面肥、无土栽培营养液等肥料,不仅能促进作物生长,大量减少化肥使用,还能改良土壤,实现生态循环利用持续发展。
这种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目标的农业生态项目,是对生物种质资源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发利用,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有效结合,是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最好方式。
盈和瑞投资建设的所有区域农业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中心,全部采用工厂化管理模式,按照规范建设满足养殖与农业种植产生的农业粪污处理能力的厌氧发酵设备,满足生产上限值,并在每个季度对沼液的养分进行检测,根据种植作物的种类,结合土壤养分以及沼液养分含量水平给出施肥方案,严格控制沼液的使用量,建立施肥现场管理制度,要求现场管理施肥点并对沿途管道进行巡视,做到安全、科学使用沼肥,真正实现沼液的资源化利用。
文章资料参考:今日农业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