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全生命周期视角看垃圾”小蜜蜂公益论坛成功举行

分类:行业热点 > 国内资讯    发布时间:2019年5月22日 10:35    作者:    文章来源:中国固废网

5月18日,由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主办、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全生命周期看垃圾”小蜜蜂公益论坛在上海东方佘山索菲特大,酒店会议中心成功举行。

1558491993969676.png

论坛邀请了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和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海云,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龙吉生博士,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傅涛博士,阿里巴巴集团阿里云智能事业群环保水务负责人曹启明博士受邀发表演讲,围绕“全生命周期看垃圾”这一主题,共同探讨垃圾产生、收运到处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

下午14时,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会长徐文龙宣布论坛开幕并担任主持,他向来宾隆重介绍小蜜蜂公益论坛的“初心”——小蜜蜂公益论坛是中环协搭建的一个沟通平台,面向各地政府管理部门、广大环卫人,聚焦环境治理热点、难点、痛点,邀请学者、专家、企业家,以演讲、圆桌讨论等形式,分享观点,激扬思想,以期不断提升我国的环境治理水平。

1558491216584473.png

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会长徐文龙主持开场

上海市人大常委副主任肖贵玉致辞,欢迎现场嘉宾的到来。肖副主任在致辞中讲到:打好垃圾分类攻坚战,需要大家积极建言献策。本次小蜜蜂公益论坛的举办恰逢其时,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充分沟通交流的机会。

1558491238571450.png

上海市人大常委副主任肖贵玉致辞

住建部建设司环卫处杨宏毅处长则专门委派金浩副处长代表出席。金副处长在讲话中提出,垃圾分类事关群众生活环境改善,事关绿色可持续发展大局,做好垃圾分类治理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他呼吁大家畅所欲言,助推垃圾科学分类。

1558491254315600.png

住建部建设司环卫处副处长金浩讲话

论坛开始后首先进入演讲环节。诸大建教授发表了题为《垃圾革命的两个阶段——东京经验和上海思考》的演讲,他通过对比分析东京垃圾革命演进的关键节点及东京、上海的相似性,认为以焚烧为主导、填埋为终端的处理手段更适宜东亚国家。垃圾革命的初级阶段思路,重点是解决垃圾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减量;最终的革命是要进入以物品分享为主的高级状态,用较少的物质资源消耗,提供较多的经济社会效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社会。

1558491271603516.png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和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发表演讲

徐海云总工程师紧随其后,发表了题为《对标欧盟,看内地生活垃圾处理短板》的演讲。他提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消费需求的日趋旺盛,中国未来的垃圾量还会进一步增长。但因为有废品回收大军的存在,中国实际的垃圾回收利用率水平较高,只是长期以来未能纳入官方统计。目前许多试点城市采用的干湿垃圾分类法,产生了厨余垃圾处理问题。对于厨余垃圾,现在国内多使用厌氧消化,陷入处理成本高、垃圾资源少的困境,纵观国内外,能够在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三方面取得平衡的处理厨余垃圾的成功案例相当少。相反,自1988年国内诞生第一座现代化垃圾焚烧厂,中国目前已有360多座现代化垃圾焚烧厂投入使用,在垃圾焚烧处理方面积累了许多适合中国国情的宝贵经验。继续支持垃圾焚烧产业健康发展,实行电价补贴政策,将有利于促进垃圾问题的解决。

1558491524470856.png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海云发表演讲

龙吉生博士结合自身对国内外固废治理行业的深入实践,发表了题为《从垃圾分类到静脉循环处理的全生命周期评价分析与建议》的演讲。龙博士表示,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到国务院下达建设“无废城市”试点的通知,都是党和国家在环保新时代的背景下对垃圾处理行业提出的新要求,但垃圾怎么分,需要集思广益,进行科学分类。龙吉生博士指出,目前国内的垃圾焚烧厂,一般都配备规模庞大的渗滤液处理厂、炉渣处理厂,如果按照可燃、不可燃分类垃圾,如果市民养成在家中沥干厨余垃圾的习惯,将大大缩减渗滤液处理规模,减少炉渣产生量,从而更高效率、低成本地处理垃圾,比干湿分类的全成本降低约1/3。

最后,龙吉生博士建议:应基于人性和国情,对垃圾分类进行精细化设计,并做到和后端处理设施的高度衔接;推广静脉产业园的建设,将生活垃圾焚烧、危险废物处理、污泥处理、餐厨垃圾处理等集于一体,以实现工艺、设施、管理的高度协同,在减少占地面积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

1558491545127886.png

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龙吉生博士发表演讲

傅涛博士站在环境产业的视角,发表了题为《两山经济与垃圾分类》的演讲。他表示,目前中国的垃圾分类工作正在全面推进,政府和企业都在探索适合中国的垃圾处理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有进步的喜悦,也有未解的困惑。解答困惑,需要回到垃圾分类的初心,即改善环境、生态平衡、管理机制创新、社会文明。

接着,傅涛从创新提出的“两山经济理论”出发,提出垃圾分类需要政府、企业、公众三方合力推动,实现生态文明治理结构的创新与升级,其中政府是主导,核心在公众,依托在企业。

1558491562864550.png

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傅涛博士发表演讲

曹启明博士发表了《基于阿里巴巴云技术和数据智能的智慧环卫解决方案》的演讲,他介绍了阿里巴巴在智慧环卫领域的全新探索,通过云技术和数据智能赋能环卫行业,综合应用优化调度、视频深度学习、预测分析、反欺诈算法等数据智能技术,提升当前中国环卫行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558491586929433.png

阿里巴巴集团阿里云智能事业群环保水务负责人曹启明博士发表演讲

五位嘉宾的演讲结束后,小蜜蜂公益论坛进入提问互动环节,现场观众的提问精准专业,五位嘉宾从各自关注的角度出发,予以回应,以跨学科对话打破固有的认知盲区,以多视角展开广阔的思辨空间,共同探讨实现垃圾分类的最佳路径。

论坛最后,徐文龙会长宣读了由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E20环境平台、阿里巴巴阿里云事业群等单位共同发起的倡议书,呼吁每一位环卫人,贡献专业才能,引领垃圾科学分类潮流,让垃圾分类这一时尚之举更加智慧。随后,徐文龙、诸大建、徐海云、龙吉生、傅涛、曹启明分别在电子屏幕上签了名。现场观众也纷纷上台签名响应。

1558491645347361.png

徐文龙会长宣读倡议书

image.png

image.png

嘉宾们率先签字

本届小蜜蜂公益论坛吸引了各级政府主管部门领导、环保企业、媒体机构的200余名专业人士参与。论坛开始前还特意播放了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中学生在中国调研垃圾分类与处理情况的视频。徐会长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制造垃圾最多的国家,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怎么处理垃圾,这是澳洲学生选择中国作为调研对象的原因,我们作为环卫人,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他同时指出,虽然孩子们的观察是幼稚的,但年轻群体对垃圾问题的关注,正是解决垃圾问题的希望所在。

image.png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