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2019年第一阶段统筹强化监督:排查发现5200多个环境问题

分类:行业热点 > 国内资讯    发布时间:2019年5月29日 15:04    作者:董瑞强    文章来源:中国固废网

5月29日上午,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2019年第一阶段统筹强化监督共排查发现各类环境问题5200多个,并逐一拉条挂账,依法移交地方政府解决。生态环境部将对移交问题整改情况紧盯不放,不解决到位决不松手。

“今年下半年,还将组织开展第二阶段统筹强化监督,对整改情况逐一进行核实。”他透露。

5月15日至24日,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了2019年第一阶段统筹强化监督,生态环境部从部系统和地方生态环境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组成25个省工作组、92个现场组独立开展现场监督工作,全程自行安排吃、住、行,不让地方政府和部门陪同,不替代、不干预、不打扰基层正常工作。

此次统筹强化监督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帮助地方发现并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具体内容包括污染防治攻坚战确定的7场标志性战役落实情况,即一次检查承担多项任务,共涉及25省份251个地市625个县区共3804个点位。

刘友宾表示,统筹强化监督坚持“统筹、规范、高效、服务”原则,以增强人民群众环境获得感、满意度为导向,进一步优化方法,突出实效,把各项督查检查考核有序整合起来,既紧盯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展,及时发现问题,又提供政策和指导,既督促落实地方责任,更帮扶基层工作。

在此次统筹强化监督期间,经济观察网记者跟随统筹强化监督浙江省工作组对浙江省“洋垃圾”加工企业进行了现场督查。据督查组提供的数据,督查组共对浙江全省139家进口“洋垃圾”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其中在产119家,停产9家,关闭10家,无加工处置场所的贸易企业1家;有13家企业存在20个环境违法行为。

统筹强化监督浙江省工作组组长告诉经济观察网,实际上,统筹强化监督工作也是在帮助地方及企业发现并解决问题,我们明确了检查要点,同时注重与企业负责人的沟通,让企业从思想上重视环保,落实相关责任,增强环保管理水平。

此次督查发现,一些进口“洋垃圾”的废旧金属加工企业存在环保手续不全、未申领排污许可证,危废贮存场所未采取硬地化、防渗防漏、围堰等措施,危废贮存场所及容器和包装物标识不规范,无法提供近三年危废转移处置合同及转移联单等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进口废旧金属的“洋垃圾”加工企业不经环保部门审批,属于非限制性进口。不过,从今年7月1日起,这类企业要转为限制类企业,一律经环保部门审批。这可以倒逼相关企业不断提升治污水平,加工模式向现代循环经济转型,再生利用行业逐步转向规范有序、可持续发展轨道。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