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已经有4个多月了,如今上海垃圾分类取得了什么成效?大家到底对上海垃圾分类是否满意呢?
2019年11月14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推进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管理情况的报告。
上海市副市长总结称,自条例实施以来,整体成效好于预期。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截至10月底:

报告称,预计2022年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来回顾一下,截至8月底,上海市的“战报”如何呢?

那么,满意度呢?
据悉,上海4000多名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参与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肯定了自己所在小区和单位的垃圾分类效果。同时,上海安排了100多个小区和机构的暗访行动,数据显示,居民区业委会、居委会以及物业三方的积极性值得称赞。
就监管来看,上海对各项准备工作进行了专项监督,也对落实情况展开了监督。相关部门统计,监督实现了16个区全覆盖,共抽查暗访了150多个点位。自7月至10月,全市责令单位整改1.6万余起,责令个人整改2800多起,查处分类案件3400余起。
再来看一下,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的测评结果。

综合统计显示,上海220个街镇生活垃圾分类实效综合测评结果达到“良好”及以上水准,达到“优秀”等级的占比98%左右。
7月,上海也曾发布过4月到6月分类情况的综合排名,当时220个街道的评优率仅仅占比13%左右,而且还有“中”“差”评级。
可以看出,上海市垃圾分类4个月的“蜕变”确实惊人。
屏幕前的你是否有关注过自家的垃圾分类成绩呢?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