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长三角新规再提“固废”联防联治须绷紧弦

分类:行业热点 > 国内资讯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3日 9:25    作者:    文章来源:环保在线整理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围绕10大领域,强化区域优势产业协作。
 
  近年来,区域协作在环保领域多见于大气污染的联防联控,尤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汾渭平原这些区域为甚。不过,随着固体废弃物跨界转运矛盾的凸显,建立固体废弃物处置统一战线也被提上了日程。
 
  纲要中就提到,要加强固废危废污染联防联治。
 
  展开来说就是:

  目前,长三角是一个由26个城市组成的城市群,在固废处置方面拥有的优势也一目了然,比如经济基础雄厚、地理位置优越、技术引进和创新能力强、人才和管理水平高等。
 
  就整个长三角地区来看,固废产量在持续增长,尤其是工业固废,据说在2000年到2009年的10年间增长了150%以上。而总体来看,长三角地区的固废处置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产量大、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多等。
 
  同时,长三角的固废协同处置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无论是源头分类、中端收运还是末端的资源化利用方式上。还有,因为城市用地紧张的问题,垃圾回收站、垃圾分拣站、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等设施的扩建和新建相较更难一些。
 
  专家还表示,目前城市群在固废协同处置机制上还不够成熟。这也是纲要再次提醒和要求,加强固废危废污染联防联治的原因,并且逐步形成区域间废弃物处置的“共治共享”。
 
  当然,废弃物区域协同处置,长三角可以借鉴美国纽约湾、旧金山湾区以及京津冀的一些探索路径。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先后发布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等,推进区域间资源利用产业规模化、高值化、集约化发展。
 
  专家建议,长三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
 
  顶层设计完善——科学统筹规划,建立把脉问诊的专家委员会,完善合作机制等
 
  “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
 
  建立长效机制
 
  合力推动“五共”——污染共治、成本共担、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环境共建
 
  2019年10月,2019长三角地区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第三次工作会议还就,垃圾分类处置与综合利用、环保体系统统筹管理、多层面开展长三角区域循环废旧纺织品利用产业链构建,以及循环经济与综合利用政策、管理、技术、税收、标准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要求,着力发挥各地区的资源优势,促进发展长三角地区的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建设无废城市群。同时,加强循环经济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攻克难题和关键技术。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