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是一派江南园林的景象,而在地下深埋的则是污水处理厂。
这是杭州余杭临平净水厂。作为规模上称冠浙江的全地埋式净水厂,杭州临平净水厂于2016年12月开工建设、2018年底通水运行,日处理污水20万吨。项目采用全地埋式技术,污水处理全程在地下进行,地面部分则建设了绿化率达80%以上的水文化主题绿地公园。通过水解酸化池+生化池+膜生物反应器等处理工艺,这颗“城市肾脏”目前出水水质稳定,出水品质远超国家一级A标准。
与普通地上建设模式相比,节省约60%的土地,增加约20%绿化面积。也就是说,整个净水厂,都藏在地下空间里。“负一层为操作层,负二层为工艺处理层。”杭州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全地埋式设计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噪音、臭气等对环境和城市居民生活的影响,还能较大限度地节约城市用地。同时设置了参观廊道和专题展厅,变“邻避”为“邻利”。
“像这样的案例在杭州还有很多。”七格污水处理厂四期便是其中之一。整个污水处理设施建在13米深的基坑内,整体工程建设内容分为半地埋式箱体及箱体外单体群两大部分。突破传统污水处理模式,将整个污水处理设施建在了13米深的基坑内。而半地埋式的设计完全实现了封闭式臭气收集系统,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臭气经过生物滤池处理后再集中排放,臭气排放达到厂界二级标准。经过处理的水除排入钱塘江外,部分还可用于厂区上部生态公园的景观用水。
污水处理规模达30万吨/日、同样作为杭州“污水处理大户”,七格污水处理厂将现有60万吨/日规模的初沉池改成厌氧池、生物池内的原厌氧池则相应改为缺氧池、污泥回流泵房进行内部改造,新建深度处理设施及碳源投加设施、紫外消毒设施扩容等。其中深床滤池是污水深度处理工艺中颇为重要的一道工序,用以除去原水在沉淀后的残留絮体和杂质。而在杭州,这样的花园式、生态式净水厂在慢慢增加。
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也是杭州近年来努力的重点之一。近年来,杭州通过加大基础投入、转变建设理念,扎实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随着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服务范围由主城区不断向中心镇延伸,全市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大幅增加,基本实现全覆盖。届时,杭州主城将有4座污水处理厂,新增城市污水处理量75万吨/日。而这相当于处理杭州200多万人每天产生的污水量,完全可满足城区污水处理的需求。
根据打造美丽杭州、建设两美浙江示范区的要求,杭州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千岛湖标准”为启发,浙江省于2018年提出了高于国家标准的“浙江省清洁排放标准”,进一步提升全省尾水排放指标。所有新建成的污水处理厂不仅满足污水处理需求,出水水质标准也明显提升,让城乡水环境更加美丽。
眼下,杭州正进一步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针对部分建制镇污水处理厂负荷率长期偏低的现状,2019年还将加大城镇污水配套管网建设改造力度。据杭州市住建委近日消息称,力争于年底前建成1600吨/日污泥处置设施,完成合计103公里污水管网建设改造,以及淳安城西厂等14座污水厂的清洁排放提标改造。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