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住建厅刚刚通报,2019年下半年省城乡环卫一体化联席会议办公室委托第三方进行了暗访,内容是城乡环卫一体化进展。
暗访随机抽取16个设区市的62个县(市、区),总计182个镇、882个村(居)。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2600份,问卷有效率81%。
结果显示,平均得分92.74,平均线以上的占比51.6%,合格率为93.54%,相比2018年提升了近5个百分点。
同时,此次暗访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各区(市)之间环卫一体化的差别有大有小,部分垃圾清理不彻底,民众环卫意识有待提高,一些地区存在上岗保洁员年龄偏大、工资偏低等情况影响了工作积极性,以及环卫设施配置和管护上的问题等。
因此,山东住建厅要求,抓好问题整改,推进长效机制,实现市场化运作,强化监督和考核,多渠道进行舆论宣传。
虽然仍有不少问题待解决,但是山东环卫一体化的推进工作总体还是可圈可点的。除此之外 ,环卫这个圈子另两个大“项目”在山东的进展情况也值得一8。
垃圾分类:
为了更好地推进垃圾分类,2019年11月,山东省城乡环境卫生协会垃圾分类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专委会聘请了专家智囊团,分别来自于垃圾分类前沿城市、知名大学等,以理论研究+实践推广的形式,助力山东垃圾分类规划和实施。
时间线往前推,10月,山东省住建厅召开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会议时强调,各市要全面启动城市生活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做好省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并且表示,16个设区市要在2019年底前制定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住建厅还透露,山东已经有3000多个居民小区约122万户居民参与了分类试点,而5个试点县的3300多个行政村中,垃圾分类覆盖率差不多达到了38%左右。
厕所革命:
改厕作为环卫项目中的另一个重点,山东9月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的数据显示,累计完成了900多万户的改厕工作,农村厕所环境得到了大幅改善。同时,山东在注重建设和改造的同时也没落下管护。
以“4+N”的方式推进,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按照“城边接管、就近联建、鼓励独建、资源利用”的原则实现升级;着眼监管衔接,以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资金、有监督的“五有”后续管护长效机制为导向,实现集成集效,拉升综合效益。
细分任务,严格监管,也有“互联网+环卫”的时代创新,坚持“三分建、七分管”的长效路线,为山东环境卫生条件的改善带来了新的活力。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