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新冠疫情,暴露了环保行业的一大短板

分类:行业热点 > 国内资讯    发布时间:2020年2月25日 8:58    作者:中国环联公众号    文章来源:中国环联公众号

01

一次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暴露出很多问题。

就像湖北省红十字会,平常少量处理一些公众捐款捐物什么的,可能没啥问题。但疫情一来,物资爆炸性增长,还用老办法人工去分,就有点缓不济急了。结果问题爆发,引发舆情,闹出很大乱子。

最终,还是得靠引入九州通这样的专业公司,采用智慧化、大数据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才能搞定。 

其实,环保行业和红十字会也有点像,传统,人力密集,技术更新慢。以“活性污泥法”为例,都是100年前的技术了,现在竟然还作为主流工艺在用。纵观其他行业,可能没有哪个行业的主流工艺还停留在100年前吧。

疫情来了,问题也随之而来。过分依靠人力,但人力就需要防护,需要在现场。如果能早点实现远程操控、自动操控,疫情的影响可能就会小很多。

02 

过去,环保行业其实也谈论过智慧化的话题,大会小会都在说,但说得多,做得少。

去年底,“华为跨界进入环保行业”的事曾经引发很大关注。华为当时中标了一个4.5亿的环保项目,其实就是一个智慧水务项目,华为擅长的也是“智慧”,而不是“水务”。更早时候,万科还中标过一个1.9亿的水质监测数据服务项目,也是更偏重“智慧”。 

 

其实在环保行业以外,“智慧化”早已成为一个大趋势,什么智能制造、智能城市、智能驾驶……大势之下,环保行业不可能原地踏

即便在环保行业,有些前瞻性强的企业也早已动作起来。北控水务、桑德环境、兴蓉股份、华电水务……都已有所布局。华为和万科跨界涌入,只是这一历史大势中的一个里程碑,一次标志性事件而已。 

03

这次新冠疫情,再一次提醒我们,智慧环保真的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很多环保企业,疫情期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表示,未来要提升智慧化水平,说明这已是行业共识

北京金控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斌表示,智慧环保会大致分成2个层面,一是在底层装备层面,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污泥运输监控系统等,实现无人操作;二是在高层管理层面,也可以通过一些专家系统、远程监控应用等,把管理人员的数量减下来。

毕竟,管理人员属于知识密集型,数量本来就少,培养也不容易,薪资成本还高,一个管理人员的薪水可能相当于好几个操作工人的总和。万一是个“90后”,稍有风吹草动就要辞职,还容易造成人力管理的麻烦。

智慧环保的推进,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它的“性价比”。短期看,它的确会带来很大的一次性投入。但长期看,它可以节省人力成本,优化药剂、电力的投入,保证出水水质稳定达标,甚至还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这些都会提高企业长期的收益。

当然,智慧环保现在可能还不完全成熟,就像杨斌说的,没有哪家企业,拿出一个方案就能成为行业标准。

不过,在一些细分领域,有的模块则已经非常成熟了。比如安防、园林绿化、自动监测,都是在其他领域已经应用成熟的东西,拿过来就能用。

主要的短板,就是环保专业方面,还需要更加专业的专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以及把方方面面的应用,集成到环保行业上来。毕竟,这个行业有着它自己特定的管理模式、组织架构和技术路线。

04

不管怎么说,智慧环保都已是大势所趋了,未来将成为企业的“标配”,跟不上时代的则有可能被淘汰。

这次疫情的出现,则有可能加快这一速度。

杨斌说,环保企业很多都采用预算制,所以真正智慧项目落地的高潮可能要等到2021年了。不过,不排除某些市场化程度高的企业,今年就会加快进度。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