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全程跟踪 | 垃圾去哪了?一文看明白!

分类:行业热点 > 国内资讯    发布时间:2020年3月8日 21:09    作者:中国环联公众号    文章来源:中国环联公众号

      近期,疫情之下的上海,方方面面都在抓复工复产。而对于环卫行业,就没有“复工复产”一说了。春节以来,他们一直在战斗,没有一天、甚至一小时的停歇,因为市民要生活,城市要运转。他们还是一如既往地扫马路、运垃圾、处置垃圾、保洁厕所……,用自己的默默坚守保障了城市的有序整洁运行。笔者近日走访了环卫行业相关单位,拍下了一线环卫职工坚守岗位、奋力抗疫的真实场景。


虎林路码头



▲这里是城投环境虎林路生活垃圾中转码头,早上3点职工们已开始上班。门口保安对进码头上班的职工严格地测量体温,做好登记。



来自附近各区的生活垃圾运输车也早早地进入卸料大厅,将昨日收集的垃圾纷纷运输到这里。




生活垃圾在卸料大厅经过压缩后,被装进集装箱,然后由短驳车辆运到码头,再由装载设备起吊到水运船上,最后由船运到位于浦东的老港生活垃圾处置基地进行末端处置。运输船单程航距为111公里,时长11到12个小时。这样一个集装箱可装入约16吨垃圾,1艘船可装30个集装箱。



码头管理有序整洁,工作人员在做保洁工作。



笔者来到船上,遇见船上工作人员在做消毒工作。



上海绿化市容行业工会主席肖龙根在看望劳模刘必胜和集装箱运输船班组。


徐浦码头



笔者来到位于徐浦大桥下的城投环境徐浦码头。这里也呈现一片繁忙景象,来自附近区的生活垃圾运输车辆进进出出,川流不息。



码头装载设备在对空置集装箱进行整理码放。



码头工人在指挥集装箱车辆进入装卸区。



装满了30个集装箱生活垃圾的船只缓缓离开码头,向老港处置基地进发。相对虎林路码头,这里运输船单程航距为56公里,耗时5个半到6个小时。


老港基地



接着,笔者又来到老港基地,目睹了老港青运河码头卸下生活垃圾的情况。据悉,疫情期间,由于餐饮业等尚未完全恢复开张营业,卸下的集装箱数约为每天500箱,而平时要达到700箱左右。平时工作状态都是两班倒作业。




3个码头的装卸作业都有智能化监控系统,装卸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这里是老港码头的智能监控室。



疫情当头,他们既坚守岗位,也不忘受害的武汉人民,纷纷捐献爱心。这是老港基地职工的捐款证书。








环卫工人们除了一如既往做好日常的扫马路、运垃圾、保洁厕所以外,他们还承担了一项艰巨的任务,那就是针对重点国家、地区来沪须在家隔离14天的人员,每天上门收集他们产生的特殊生活垃圾,并做好集中、消毒、中转、送运处置等工作。最后,笔者跟随黄浦欣望环卫公司的环卫工人,记录了他们收集这些特殊垃圾时的工作画面。



环卫收集人员来到黄浦弘晖名苑小区,对这里境内外重点地方来沪的3家隔离户实施上门收集生活垃圾,杜绝因与普通生活垃圾混在一起而引起的疫情传播扩散。




两个环卫工人穿着严严实实的防护服上门收集特殊垃圾,按规定进行消毒和包扎。



投入三轮运输车时再次进行消毒处理,然后运往特殊垃圾中转站。



中转站环卫人员在对垃圾桶做消毒处理。



环卫工人在清洗环卫运输车辆。



环卫工人出发前认真检查运输车辆,准备将特殊垃圾运往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进行无害化焚烧处理。


疾风知劲草,疫情见精神。在抗击新冠肺炎一线的医护人员是英雄,他们与时间赛跑,奋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同样,平凡的环卫工人们承担着繁重、脏臭且有风险的工作,他们默默坚守和忘我精神,守护了城市的整洁有序和市民的健康平安,也是值得广大市民敬重的无名英雄。

素材来源:市绿化和市容管理信息中心顾汉生


【做垃圾分类,找环联生态!】


“上海环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面向全国承接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规划、实施方案、宣传培训和监管考评等业务,资深专家领衔,专业团队打造,为你量身订制好方案、助你分类无忧见效快。


践行新时尚,环联帮你忙!

近期热文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