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专家表示,扬尘是颗粒物的重要来源,根据污染源解析来看,大多数城市中扬尘对PM2.5浓度的分担率仍有15%~25%,扬尘主要来自建筑施工工地和道路。
这一点河北也意识到了,数据显示,扬尘源成为河北省PM10的首要排放源,占总排放量的57.4%。对此,为防治扬尘造成的大气污染,近日,河北省住建厅印发通知,规定达不到扬尘污染防治标准要求的工程项目,不得开(复)工。同时要求各地要严格落实《河北省扬尘污染防治办法》,将“六个百分之百”和“两个全覆盖”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上述提到的《河北省扬尘污染防治办法》共5章46条,将于2020年4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了科学的防治扬尘理念,鼓励、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研发、推广和应用扬尘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并建立相应的污染源数据库。同时也明确了相关部门的扬尘防治责任等。
早在2019年10月,河北省住建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5000平方米及以上土石方建筑工地全部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设施,加快推进视频监控和在线监测设备全覆盖、全联网、全接入建设。在此基础上,加上更严格的污染防治办法,河北扬尘污染治理监测将更精、更细。
除此之外,河北扬尘污染治理有两大亮点。第一个亮点是分类细化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河北在政策中专章针对建筑工程施工、市政工程施工、公路水利工程施工、工业企业料堆场、码头、露天矿山、道路公路养护保洁、物料运输等领域的扬尘污染措施进行了规范,同时对防尘网密度、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的措施等也进行了明确。
对此,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处长谢文勇表示,这些规定可以说是细而又细、实而又实的,详尽的防治举措便于企业执行、部门监管和责任落实,可有效减少污染排放。
第二个亮点是,《办法》明确规定扬尘防治措施和扬尘污染物排放“双达标”,即建筑施工等要保证措施到位、排放达标,更难的是不仅要达到本省的施工场地扬尘污染物排放标准,还要符合国家施工场地扬尘污染物排放标准,这是河北治理扬尘污染的一个创新。
在扬尘污染治理上,河北一直保持着“严格、创新”的风格。2019年5月开始,河北借助2018年在国控降尘监测点位基础上,设置的168个省控降尘监测点位,开始每月通报全省降尘量监测结果,通过建立监测排名制度来督促各地方提升扬尘污染治理水平。
为了保障治理效果,河北强化了扬尘污染法律责任,对于违法规定的不同主体、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罚金额,处1~20万不等,情节严重的将会被列入“黑名单”。2019年12月13日,河北省住建厅要求及时将因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管控不力的建筑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纳入河北省住房城乡建设行业信用信息系统“黑名单”。
在强监管模式和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推动下,不仅是河北,全国各地都在努力推进扬尘污染治理,相信在这样的认同下,我国整体的空气质量会逐步变好。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