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公开《“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按照《“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求,生态环境部、 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农业农村部、林草局围绕主要目标指 标、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实施情况,对《规划》开展了中期评估。
报告全文共分个板块:① 规划实施总体进展 ② 规划实施的主要做法和体会 ③ 面临的主要问题 ④ 下一步工作考虑
首先,来梳理一下脉络:

其次,本文归总一些报告情况。
总的来说——截至2018年底,22项主要指标达到序时进度,个别指标提前完成。
回顾一下这22项主要指标:

具体到各个领域——
退耕还林还草3978.7万亩,退牧还草1.15亿亩,完成防沙治沙任务663万公顷;
完成55.8万个点位、69.8万份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
发布18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排查确认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13897家;
全国城市、县城 建成运行污水处理厂4332座,污水处理能力达1.95亿立方米/日;
538个城市编制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发现的6251个环境问题,整改完成6242个;
全国法院共受理社会组织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78件,审结98件;
全国法院共受理检察机关提起的公益诉讼案件3113件,审结2247件;
全国绿色贷款余额 8.23 万亿元】;
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1436个国控城市空气监测站;
全国煤电机组累计完成超低排放改造8.1亿千瓦;
全国涉及废水排放的2411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出口加工区等工业集聚区,有2357家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有2348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
7万多家企业完成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和备案工作;
(详细见附件)
涉及到的主要任务——
生态保护红线、“三线一单”、去产能、区域联防联控(京津冀、汾渭平原、长三角)、绿色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提升、黑臭水体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流域污染治理和流域生态补偿、海洋生态治理和监管、农用地和重点区域用地、工业污染源、危废处置、生态修复、公益诉讼、排污权&用能权交易、环保执法和垂改等。
环境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提出的2018年工作目标已基本实现。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目标完成;
组建生态环境部;
实现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例行督察全覆盖。
涉及的政策标准——

相关资料下载:《“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pdf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