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水、土、气三管齐下,开封2020年任务有哪些?

分类:行业热点 > 国内资讯    发布时间:2020年4月22日 11:30    作者:    文章来源:环保在线整理

  日前,开封市已经印发了《开封市2020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开封市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 、《开封市2020年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
 
  梳理一下,开封市这3大攻坚战实施方案。
 
  工作目标:
 
  2020年全市PM2.5(细颗粒物)年均浓度、PM10(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完成省下目标,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明显减少。
 
  2020年,主要出境河流惠济河睢县板桥断面、小蒋 河睢县长岗(小蒋河马庄寨)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Ⅴ类 标准,杜庄河杞县阳堌断面、涡河通许邸阁断面水质达到地 表水Ⅳ类标准,贾鲁河扶沟摆渡口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 III 类标准;城市集中式 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 III 类标准要求。
 
  2020年底前,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基本建立。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排放量较2013年下降12%,与2015年相比实现零增长;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力争达到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力争达到100%;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所有农业县区全覆盖;完成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完成杞县、尉氏县农膜回收试点任务。
 
  水——
 
  要求2020年底,市区建成区 10 条黑臭水体全面消除黑臭现象,按照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要求深入推进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
 
  对照清单制定工作计划,尽快实现全域雨污分流及管网全覆盖。同时,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设施建设,巩固饮用水水源地整治成果。
 
  要求提升饮用水水源地智能化、信息化、科学化管理水平,组织开展环境问题整治“回头看”工作,开展“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治。
 
  并且实施“一河一策”、“一湖一策”,开展河 湖“清四乱”及水域岸线综合整治,加快河湖综合治理与水生态修复。
 
  建立入河排污口信息台账,深入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建立保障河流生态流量机制;进一步提升重点区域流域水质。
 
  农村水环境整治也是需要单独拎出来的重点,因此方案中也提到,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完成黑臭水体整治,强化畜禽养殖粪污综合治理。
 
  除了点出农村水环境整治,方案还强调了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例如,持续整治涉重金属企业,进一步开展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例如,严格排查黄河入河排污口;例如,加快落实沿黄生态廊道建设等。
 
  此外,方案还就水环境监测、医疗废水处理、差别化污水处理费收费机制的确立等内容进行了详述。
 
  气——
 
  调整产业布局、产业规模和产业机构是削减污染物排放的重要路径,方案提出要推进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加大过剩和落后产能压减力度,开展传统产业集群升级改造。
 
  同时,新建项目准入管理和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工作也被列为重点。在优化能源结构方面,方案提出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和减量替代,开展高污染燃料设施拆改,实施煤电机组优化升级,推动集中供热供暖,推进清洁取暖建设等措施。
 
  方案还要求,着力提升铁路货运比例,推进车船结构升级,加快城市充电(加气)站(桩)建设。
 
  在用地方面,城市绿化不可少,秸秆禁烧工作需强化,烟花爆竹燃放管控要加强,餐饮油烟治理也要建立工作台账。
 
  另外,“三散”治理也是重点。针对工业炉窑、水泥行业、锅炉、化工、电力等,方案也有要求。并且,着重工业园区专项整治,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柴油货车等治理,强调提升重污染天气应急能力。
 
  土——
 
  摸底、排查、建档、整治,以及全程在线监测和管控, 一个都少不了。
 
  方案要求,开展高风险地块布点采样、检测分析和全程质控工作,确定污染地块优先管控名录,持续提升土壤环境监测能力。
 
  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控和管理,需要建立类别划分机制,加强未污染耕地保护,做好风险防范。
 
  针对建设用地,方案要求,严格用地准入并且加强联动监管,符合相应规划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的地块方可进入用地程序。
 
  根据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的统一部署,市生态环境部门将土壤污染防治相关责任和义务纳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排污许可证。
 
  在源头治理上,要求完成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任务;完成涉镉等重金属重点企业排查整治;做好全市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工作;开展好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排查整治;加强生活污染源管控;完成非正规垃圾堆存点排查整治工作。
 
  另外,要求尉氏县、杞县要完成农膜区域性回收利用试点工作;完成顺河区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试点工作。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