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全市城乡污水处理水平,不断优化城乡人居环境,2020年连云港市财政投入14300万元,统筹推进城乡污水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重点用于城南污水处理厂二期、海州城区缺陷污水管网修复、市区污水提升泵站改造二期等重点工程建设。
对承担市区污水处理的大浦污水处理厂、墟沟污水处理厂、港城水务等污水处理企业进行补助,助力我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
自2018年连云港市提出城乡污水处理“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市财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多渠道筹措资金,狠抓对上争取,累计筹措相关资金46152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8200万元、省级补助资金4373万元、市级财政资金33579万元。
截至目前,连云港全市建成城镇污水处理设施65座,总规模达51.465万吨/日,累计建成污水管网约1300公里。其中,城市污水处理厂11座,规模为34.3万吨/日;工业兼生活污水处理厂4座,规模为10.3万吨/日;乡镇污水处理厂50座,规模为6.85万吨/日。2019年度全市城市污水处理率91.3%。
此外,为继续巩固提升连云港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全面推进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的规范化、常态化、精细化,2020年市财政共安排市区环卫经费、生活垃圾焚烧补贴经费、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理经费、农村垃圾收运以奖代补经费、垃圾分类以奖代补经费等相关经费15714万元,以逐步健全完善我市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统筹推进城乡垃圾分类和治理,引导和促进垃圾分类成为新习惯、新风俗、新时尚。
目前,连云港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全市已基本建立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分类投放、收集、暂存、运输、处置全链条收运处理体系,市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投放覆盖率超过60%。
同时,围绕打好连云港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部署,市财政逐步加大环卫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着力补齐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努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营造整洁有序、健康宜居的城市环境。
累计安排钓鱼山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建设资金3300万元、新建环卫设施(粪便处理及转运站)工程建设资金1135万元、智慧环卫项目经费181万元;累计安排刘湾垃圾填埋场运行经费1587万元,除用于刘湾垃圾填埋场正常生产运行外,预计2020年逐步完成浓缩液回灌系统、火炬收集燃烧装置、污水车间在线监测系统、渗滤液应急处置等项目建设。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