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普利锋就云南省2019年度碧水保卫战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
云南水环境质量通报:2019年全省共监测369个国控省控河流断面及湖库点位,水质达到Ⅲ类标准以上、水质优良的断面占81.3%;劣于Ⅴ类标准、水质重度污染的断面占4.6%,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
其中红河水系、澜沧江水系、怒江水系、伊洛瓦底江水系、珠江水系等水质在优良以上,26个出境、跨界河流监测断面均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九大高原湖泊抚仙湖、泸沽湖、滇池草海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176个县级饮用水源中174个水源满足或优于Ⅲ类水质要求。
在碧水保卫战中,云南地表水劣Ⅴ类断面整治专项行动、水源地保护攻坚战、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整治专项行动、入河排污口设置管理和医疗废水的处理等方面均稳步推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19年,云南按“1个劣Ⅴ类断面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的标准,在2019年度对“通仙桥、富民大桥”、楚雄州“西观桥”3个劣Ⅴ类断面分别给予1亿元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
在水源地保护上,云南完成了全部县级及以上地表水型饮用水水源地清理整治、县级及以上不达标水源水质达标方案分类制定和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等工作,同时也已完成了308个保护区划分方案专家审查,并初步完成全省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一张图”第一阶段数据集成。
在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设施管理上,截至目前,云南省所有具备集中治理条件的94个工业园区,均已采取自建或依托方式,实现污水集中治理;
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入河排污口设置管理工作平稳过度有序衔接,云南编制完成《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办事指南》(暂行)并印发实施。通过“查、测、溯、治”四项措施,完成赤水河、金沙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入河排污口的排查,共700多个。
疫情期间,医疗污水的处理也比较重要。在这一方面上,云南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等相关单位医疗污水环境管理,重点对医疗污水消毒接触池排口开展水质监测,多举措同时进行,为了确保能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建立肺炎疫情期医疗污水(含关联城镇污水)环境监管工作“日调度”工作机制。
在此基础上,云南将继续深入打赢碧水保卫战,将在巩固工业园区整治成效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专项整治工作,除此之外,继续聚焦碧水保卫战各项任务目标,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涉水标志性战役。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