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关注丨南京64个小区、101家单位启动垃圾分类先行先试!

分类:行业热点 > 国内资讯    发布时间:2020年4月29日 22:55    作者:中国环联公众号    文章来源:中国环联公众号

每日灵魂一问:

市民


南京今年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垃圾强制分类呀?

南京城管局

快啦!目前市人大常委会正在审议《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通过后很快就正式施行啦!



没错,
这个条例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
社会关注度是极高的。
在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例行发布会上,
南京市城管局公布
全市64个小区101家单位
率先启动垃圾分类先行先试

市民


为什么要先行先试,有什么考量吗?

南京城管局

dei!通过先行先试,探索关键制度措施的实施路径,也广泛听取意见,总结经验做法,及时补齐短板,使条例更符合大蓝鲸生活垃圾分类的实际情况呀! 



市民


这样啊!那现在选取的这些小区和单位类别有何不同?是否具有代表性?

南京城管局

我们选取既包含了物管、托管、自管三种类型小区,也涵盖了机关、学校、医院、商务办公楼、物流电商企业、餐饮企业、宾馆酒店七类单位,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那么,

小区和单位的工作如何开展?


在小区



主要是试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通过定时定点,强化对垃圾投放的约束,在适度不便带来的“阵痛”中,增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责任感,促进分类习惯养成。


在单位



主要是规范垃圾分类设施配置,健全分类责任制度,强化人人分类的责任,鼓励采取符合单位特点的源头减量措施,包括:在机关、医院、学校限制一次性杯具;在机关、医院、学校、商务办公楼推广电子化办公,节约和重复利用办公用品;在学校开展垃圾分类专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在物流电商企业采用可重复使用快递包装材料,回收快递包装;在宾馆酒店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客房用品;在餐饮企业开展“光盘行动”,使用可重复使用餐盒,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


先行先试的环节,
既有前端投放,
也包括中段收运和末端处置。



  • 严格落实“不同种类、不同车辆、不同去向”的分类收运。收运车辆涂装分类标识,收运垃圾的种类“一目了然”
  • 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收运每周收运一次
  • 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每天至少收运一次
  • 大件垃圾预约收运
  • 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大件垃圾送到各区垃圾分类回收中心(站),厨余垃圾送到各区处理站或市集中处理厂

此外,

我们还将通过信息化手段,

加强收运全程管控

鼓励市民监督举报混收混运行为。

按照先行先试工作计划,4月启动实施,5月取得阶段性进展,6月进行分析评估。目前,南京部分小区已经实施撤桶并点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其他小区也正在开展宣传动员,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点等工作。后续,我们将认真抓好先行先试各项工作的落实,为下一步垃圾分类推广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先行先试工作试点小区,

我们以秦淮区月牙湖街道紫金雅苑小区为例。

这里现有居民楼2栋,居民123户,

原有垃圾投放点5处,垃圾桶6个。


▲撤桶建房后,小区唯一一处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区域

为了提高居民积极性,区垃分办还与运营企业一起设计可回收物专用回收袋,居民在物业领取后,将家里产生的可回收物装袋后,定时送至物业办公室,运营企业每周三上午会安排可回收物专用清运车进行回收,并按照投放品种和数量给予居民相应的积分。可用来兑换日常生活用品、鸡蛋、油等食品及一些简单便民服务,如清洗油烟机、疏通马桶等。

对于投放垃圾的新模式,

居民方女士坦言:

最初会不习惯,慢慢就适应了!

她说,刚开始时她对餐巾纸、塑料袋、牙签投放到哪有点搞不清楚,垃圾房旁每天有垃圾分类指导员,在他们的指导下,她很快就上手了。" 撤桶建房,长远来看是好的,小区整体环境更干净了。很多人还是分不太清楚,希望多向我们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


当然,为了做好先行先试工作,

街道前期下了不少功夫:




成立小区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小组和志愿服务小组,在每栋楼张贴告知书,告知居民建设垃圾房的点位、建房式样;并征求居民的意见,不断进行改进;同时充分发挥社区、物业和运营企业的作用,广泛深入进行定时定点宣传告知和解释工作,做到家喻户晓、接受度高。



好啦!

你有没有做好垃圾分类的准备?

到底如何进行分类、如何做好分类?

之前已经科普过几次了,

今天,我们再次帮你拎重点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讲真,希望大蓝鲸市民

早日养成分类好习惯,

全民参与,前中末端齐发力!

让我们美好的城市再美好一点点~


来源 | 南京市城管局
校对 | 万梓薇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