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以来,一年来,“无废城市”的理念也逐步得到了各方的认同,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涉及工程项目429项、金额1244亿元。其中深圳市、重庆市、四川省、徐州市和绍兴市等已经探索出了新思路。
2020年是“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攻坚年,目前,开展试点的11+5个城市和地区正在按计划推进。
从浙江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根据省政府发布的《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已经发布,标志着浙江成为全国第一个以省政府名义部署开展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的省份。
明确围绕8“无”目标,分别为产废无增长、资源无浪费、设施无缺口、监管无盲区、保障无缺位、固废无倾倒、废水无直排、废气无臭味。
浙江从试点迈向全域化“无废城市”,将分三步:
2020年6月底前,全省各市、县(市、区)政府制定务实管用的具体举措和进度安排,并启动实施;
2021年起,开展各地建设工作综合评估;
2023年底前,基本完成全域“无废城市”建设。
针对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转运、利用、处置五大环节等,浙江还确定了十大工作任务,分别为:
产废源头资源化、分类贮存规范化、收集转运专业化、资源利用最大化、处置能力匹配化、高压严管常态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治理行业产业化、制度创新精细化和齐抓共管制度化。
除了浙江以外,吉林省也决定在全省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据了解,于2019年年末,《吉林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其中明确在全省各地全面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到2021年6月底前,探索建立“无废城市”建设综合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
为此,吉林确定了六大主要任务,分别为:
强化顶层设计引领,发挥政府宏观指导作用;实施工业绿色生产,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推行农业绿色生产,促进主要农业废弃物再利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强化危险废物全面安全管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培育产业发展新模式。
具体将如何实施呢?《征求意见稿》中也有所涉及:
制定方案:各地负责编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明确试点目标,确定任务清单和分工,做好年度任务分解,明确每项任务的目标成果、进度安排、保障措施等,2020年4月底前印发实施方案。
明确责任:各地政府是“无废城市”建设责任主体,吉林省生态环境厅会同有关部门对“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和成效评估,并对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
评估总结:2021年底前,各地政府对本地区试点总体情况、主要做法和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进行评估总结报送给省生态环境厅。
另外,吉林鼓励发展“互联网+”固体废物处理产业,鼓励专业化第三方机构从事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环境污染治理与咨询服务。
就目前来看,继浙江全域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后,吉林或许会成为第二个。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