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福建省财政厅消息,近期,
福建将统筹下达资金5200万元,支持全省13个街道(乡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每个示范片区补助400万元,包括福州、漳州、泉州、莆田、龙岩、三明、南平、宁德和平潭等设区市。
据了解,自2020年1月1日起,福建省垃圾分类将进入“强制时代”,开始实施《福建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城乡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易腐垃圾(包括厨余垃圾、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
3月份,福建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公布城市管理工作要点,今年,福建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等公共机构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为完成垃圾分类目标,福建采取奖惩并重的方式。福建在上述提到的补助资金的基础上,将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成效考核结果排名前五的示范片区,每个额外奖励100万元。
除此之外,在今年5月末,福建还下达了2020年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建设补助资金,共2080万元,涉及泉州市、莆田市、三明市和南平市内的多个县区,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全省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建设,加快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
在罚上,相关部门建立生活垃圾处理运营单位信用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未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的个人和单位按规定进行罚款,其中对单位处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200元以下的罚款。
在此严格约束下,福建各地方也开始积极探索垃圾分类推进模式,并在宣传、政策完善等方面多方位加强。
前不久,福建省第一家区级生活垃圾分类科普中心——思明区生活垃圾分类科普中心近日正式开馆亮相,该中心分为科普区与互动区两大区域。思明区垃圾分类办公室表示,接下来,科普中心将致力于打造宣传、教育、实践三大平台,以此来培养居民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为加强对福建省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定价成本监管,规范我省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定价成本监审行为,福建省发展改革委修订出台《福建省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定价成本监审办法》。其中明确了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定价成本监审实施主体,新增了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定价成本定义表述,完善了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定价成本监审原则,同时细化了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定价成本构成。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福建厦门建立了“垃圾分类直运”模式,设置固定的行驶线路和站点,由专门的分类垃圾收运车定时到各站点收垃圾,然后直接运送到垃圾处理厂。数据显示,目前厦门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均已全面实现分类直运,其他垃圾的直运率也达到了60%。
除此之外,福建的其他地方也在积极探索适宜自身的垃圾分类推广模式,从而更好的推动全省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