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8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经济和信息化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共同举办新闻通报会,通报四川省2020年上半年水质达标情况。
上半年,四川87个国考断面中,83个断面全部达到优良水质;10个出川断面水质全部达到优良标准,劣V类断面全部消除;11条主要河流中,10条流域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了100%;岷江流域11个国考断面历史首次全面达标。
在水污染治理“补短板”四个专项行动中,全省136家“三磷”企业、纳入整改清单的92家问题企业、99个三磷问题已全面完成整治;134家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已有129家完成配套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推动完成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226座,占总目标67.1%;城市建成区城市黑臭水体105个,完成整治103个,完成率98.1%。
今年成功申报水生态环境保护中央库项目278个,总投资191.69亿元。
目前,已启动“十四五”重点流域规划编制。
关于川渝“跨界”合作——
双方已经在跨流域水污染和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川渝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跨界联合环境督察执法等方面签订了10多项深化合作机制;明确了加强生态共建等27项具体举措,细化了共同争取国家支持等方面共36项年度重点任务。
此外,两地还联合开展琼江流域实地巡查和濑溪河流域的联合巡河;启动相邻重点城市大气督导,开展为期3个月的帮扶指导。
会上也指出,未来全省水污染防治将会有两大变化:
1、战场将从城镇转向广阔的农村,重点放在农村面源和农村水污染治理
2、更加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水污染防治
下半年,有8个重点:
巩固提升沱江治理成效;抓好川渝跨界河流共治;推动水功能区和排污口建设;打好府河和琼江污染攻坚战,确保黄龙溪和光辉断面全年稳定达标;加大球溪河口等重点断面定点帮扶力度;打赢三磷综合整治等标志战役;强化水十条终期考核评估,加大滞后工作攻坚力度;在成都、德阳、宜宾开展城市公园水体整治试点。
未来3年,四川省目前已经在多家银行的支持下,确定了总额不低于1000亿元融资支持。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