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山东:上半年查处环境违法6001件,罚款3.24亿

分类:行业热点 > 国内资讯    发布时间:2020年7月30日 10:40    作者:    文章来源:环保在线整理

  2020年7月28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介绍2020年上半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空气质量——
 
  上半年,山东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5.04,同比下降15.6%;重污染天数平均为5.6天,同比减少3.8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67.2%,同比增加14个百分点。
 
  全省17家钢铁企业完成了有组织超低排放改造。5家钢铁企业开展了超低排放评估监测。累计完成综合整治炉窑1.3万多台,4800多家工业企业完成无组织排放综合整治;900余家涉VOCs企业完成治理设施提标改造。
 
  省级需向各市拨付环境空气质量补偿资金36882万元。
 
  水质量——
 
  国控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Ⅰ—Ⅲ类)水体比例为67.5%,同比增加3.6个百分点;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水体比例为1.2%,同比减少1.2个百分点;入海河流及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
 
  全省5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51个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达到年度目标要求;设区的市城市建成区范围内166个黑臭水体均已完成整治工程(个别正在实施提升改造),完成率为100%。
 
  须在2020年底前完成的20项重点任务已有5项完成,其余15项也均达到序时进度要求;全省711个“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均已划定完成;基本完成全省黄河、淮河、海河三大重点流域“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省级专项规划初稿的编制。
 
  全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6001件,罚款金额3.24亿元。
 
  具体来看一下,几个重点内容:
 
  1、VOCs治理
 
  山东启动了为期5个月的夏秋季VOCs治理专项行动,自6月中旬起三大石油公司陆续出台各类错时加油优惠政策,直接导致全省臭氧浓度环比和同比的下降,效果明显。
 
  下一步,山东将主攻石化、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行业的VOCs治理,重点管控化工园区、企业集群和重点企业,以及加强光化学反应活性强的VOCs物质控制。
 
  2、秸秆禁烧
 
  截至7月10日,夏季秸秆禁烧工作基本结束,秸秆焚烧火点数量较往年大幅减少。向有关市发出督办函6份;各有关市均对责任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全省累计问责50余人。
 
  3、危废处理
 
  2019年,全省危险废物产生1045万吨,危险废物经营企业总利用处置能力1345.2万吨/年。截至2020年6月底,全省危险废物经营企业总利用处置能力1466.4万吨/年,能力的提升基本都在利用上——从1026.3万吨/年到1118.7万吨/年。
 
  4、水环境考核
 
  4个考核点,饮用水、近岸海域、黑臭水体三项整体态势较为稳定,地表水考核目标预计能在年底前如约完成。
 
  但是目前地表水从考核目标来看,山东还需要消除青岛、潍坊1个共考的断面劣Ⅴ类水体,且德州、聊城各1个断面位于超标边缘也是值得重点管控的。
 
  下一步,山东将及时汇总通报河湖断面自动在线数据变化趋势,将责任进一步细化到县,落实重点河流“一河一组、一河一策”的蹲点帮扶机制,完善达标升类奖励资金、超标恶化赔偿约谈的奖惩制度。
 
  5、海洋生态环境质量
 
  根据2020年5月国控站位监测数据显示,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为91.2%,其中渤海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为75.8%,分别较去年同期提高6.2个百分点和17.7个百分点。
 
  下一步,仍有3个重点任务:
 
  坚持源头防控,切实减少入海污染量;强化责任落实,凝聚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合力;加强督察推动,着力解决海洋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行动包括针对去年已排查出的入海排污口,扎实开展监测、溯源、整治工作;深入开展陆源工业、城镇生活、农业农村污染综合治理;开展省市县三级“湾长”巡查工作;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污染防治工作纳入驻区督察重要内容。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