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日,南京市水务局通报称,全市正在大规模改扩建14座总能力达83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到年底,污水日处理总能力将超300万吨。
据介绍,南京市2020年已经完成了金川河宝塔桥段环境提升以及栖霞区便民河、大道河、七乡河整治工程,北十里长沟东支生态修复也在加快实施,外秦淮河清淤工作也会在汛后动工。
在180多条河湖整治基础,2020年还计划实施33项河道水环境提升工程,预计年底前完工,全市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累计完成4000多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紧接着就是保障设施的正常运营。
截至9月1日,28条入江支流水质全部大幅改善。此前,南京市以年度工作要点、“百项提升工程”计划以及长江大保护和绿色发展特色工作推进方案为主,明确了6大类32项年度重点任务、7大领域100个年度重点工程项目、7个方面18项年度引领示范性特色工作。
截至2020年6月,南京市2020年“百项提升工程”59个续建项目全部复工,41个新建项目已开工22个。并且以组织开展“查、关、治、罚、退”长江大保护行动为抓手,有226个项目列入整治清单,6月底基本完成整治。
2020年以来,长江南京段干流水质持续稳定在Ⅱ类水以上,南京长江岸线的生态功能更加显著,可见各项措施的成效正在凸显。
水环境质量的改善离不开技术工艺的突破,近期,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都在废水处理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果。
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团队利用CEPS-碱性厌氧发酵-结晶沉淀联合技术,对CEPS污泥中的磷和碳进行回收,分别转化为鸟粪石形式的磷肥和挥发性脂肪酸(VFAs),其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团队在多功能吸附剂HFOR对含砷废水的砷污染物去除效果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证实了HFOR作为控制水环境中砷污染的有效吸附剂的潜在应用价值,为相关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并扩大了功能性树脂吸附剂在水污染控制领域的应用。
显然,南京市碧水攻坚战已入佳境。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