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深度解析2020年水质监测行业产业链 水质监测设备占三分之一

分类:行业热点 > 国内资讯    发布时间:2020年9月9日 13:26    作者:    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李颖诗

  水质监测是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监测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未被污染和已受污染的天然水(江、河、湖、海和地下水)及各种各样的工业排水等。其细分领域包括水质监测设备和水质监测运营服务。
 
  水质监测设备是指通过对池水的pH、余氯、O3、ORP等探头对相应指标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值发送给水质监测/控制仪,由水质监测/控制仪实现自动报警、显示、调整、控制相关设备实现水质维护功能的系统。
 
  水质监测行业产业链分析
 
  水质监测行业产业链上游包括各种水源,如我国地表水,包括各河流、湖泊水库、饮用水源地、城市景观河道、水利工程水,以及我国各污染行业排除的废水污水,这些是我国水质监测的对象。水质监测行业产业链中游包括水质监测设备和水质监测运营服务。水质监测行业产业链下游包括环保部门、水利部门、供排水公司、各污染源企业等。环保部门、水利部门通过水质监测收集到的信息制定各种政策规划,以改善我国环境治理和水资源的质量。因国家对工业污染的管制越来越严格,因此各排水公司、各污染源企业在其工业化生产后所排出的污水废水都需经过监测,避免某些指标超标。
 
图表1:水质监测行业全产业链分布

       水质监测行业产业链上游分析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2019年,我国水资源总量28670亿立方米,居全球第四。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为2408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是联合国13个贫水国之一。
 
  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截止2019年末,南部地区水资源量占我国水资源总量的81%,而北方只占19%。北方部分省市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因此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图表2:2010-2019年中国水资源情况(单位:亿立方米,立方米/人)
图表3:2019年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单位:%)

       水质监测行业产业链中游分析 水质监测设备市场空间大
 
  水质监测设备作为我国环境监测设备的一个重要分支,2016年我国水质监测设备销量有所下降,2017年水质监测设备销量增长至19345套,同比增长86.3%。2018年我国水质监测设备销量突破2万套,达到20625套,占环境监测设备市场份额的34%。2019年水质监测设备销量进一步增长为29808套,占环境监测仪器设备销量的36%,成为环境监测仪器设备行业第一大细分市场。
 
图表4:2012-2019年中国水质监测设备销量(单位:套)
图表5:2019年我国环境监测设备行业销售产品结构

       水质监测行业产业链下游分析 河长制改革促进水质监测需求释放
 
  从政策的角度,随着全面河长制建设的实施,水质监测的需求也将渐序释放。根据水利部发布的《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公告》,我国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计45203条,常年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及以上天然湖泊2856个,随着河长制的推进,将分为省、市、县、乡四级或五级河长体系,并将实行环境损害终身追责制,水利部颁布的《关于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到“有实”的实施意见》将推进河长制的实现,水质监测的需求也将迎来极大的增长。
 
图表6:2016-2020年河长制政策及内容
  环保税及排污许可证对污染排放数据要求叠加环保停产整治趋严,从自身连续生产经营角度考虑,企业将加大污染监测投入。一方面,随着《环保税》《排污许可证》等政策的实施,对企业环保停产的政治愈加严格;另一方面,随着近来各地对排污企业根据治理绩效考核、分类错峰生产,鼓励企业排污改造升级,企业处于自身持续经营的考虑,将加大对污染检测的投入。
 
图表7:污染源企业环保政策分析

       原标题:深度解析2020年水质监测行业产业链 水质监测设备占三分之一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