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上海垃圾分类1年后 达标率90%,测评得分92起步

分类:行业热点 > 国内资讯    发布时间:2020年9月14日 9:07    作者:    文章来源:环保在线整理

  上海垃圾分类再亮成绩单——全市居民区垃圾分类达标率已从《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前的15%提高到90%以上,单位分类达标率达到90%。
 
  2020年6月,上海垃圾可回收物回收量同比增长愈7成,达6800多吨/日;有害垃圾增长11.2倍,分出量有3.3吨/日;湿垃圾分出量增长近4成,约9632吨/日;干垃圾处置率下降19.8%。
 
  截至6月,上海2.1万余个分类投放点完成规范化改造,已建成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1.5万个、中转站201个、集散场10个。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处置总能力达到约24350吨/日,垃圾填埋处置比例,从41%下降到20%。
 
  对比条例实施1个月、2个月、4个月和半年的成绩单,又有了显见的进步。
 
  如,条例实施1个月左右,湿垃圾分出量为8200吨/日,4个月时为9170吨/日,1年后超9600吨/日。
 
  如,条例实施后,建成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8778个(1个月)、13998个(4个月)、1.5万个(1年后)。
 
  2020年上半年测评结果显示,上海垃圾分类实效都保持在“优秀”水平,各区测评得分均在92分以上。1年多来共教育劝阻相对人59856起,责令单位整改29425起,责令个人整改9314起。
 
  此前,上海在《关于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弘扬垃圾分类新时尚。巩固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完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常态长效机制,打造全国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示范城市。
 
  进一步,上海市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还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落实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推行光盘行动的实施方案。鼓励餐饮单位源头减量,推进餐饮节约行动,试点打造“零浪费”街区。
 
  当然,上海市垃圾分类工作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可能是偏远地区宣传力度不足,也可能是志愿者队伍不够壮大,或者关注和理解程度不够,以及部分企业和酒店问题较多。这就需要“查缺补漏”,尽快强化弱项,避免“一刀切”,因地制宜
 
  上海经验在推广的时候,也适用上述9个字。专家评论,上海垃圾分类推广斐然的成绩并不是“照搬照抄”就能解决问题的,例如庞大的前期投入,市民共识高这些点,要学会“判断选择何种角度参与垃圾分类”,并且长期坚持不松懈,积累适宜本地推广的特色经验。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