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河南:7个月各地支偿生态补偿金2.6亿,得补2.9亿

分类:行业热点 > 国内资讯    发布时间:2020年9月18日 13:53    作者:    文章来源:环保在线整理

  2020年9月16日,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9月份新闻发布会,主要发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有关进展及成效,今年以来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生态补偿情况,蓝天保卫战主要工作进展及成效,解读秋冬季重污染天气管控有关举措。
 
  1、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0年前8个月,省辖黄河流域18个国考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16个,占比88.9%,同比提高5.6个百分点,高于国家下达的66.7%的目标,无劣Ⅴ类水质断面。
 
  沿黄及受水区14个省辖市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为50、7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20.2%,优良天数平均增加40天,达到有监测数据以来的历史最好水平。
 
  新密市、兰考县、栾川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栾川县同时被命名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一方面,河南省开展流域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生态环境保护、水环境容量等专题研究;另一方面,河南省编制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指导各地谋划了总投资规模3700多亿的七大类420多个重大项目。
 
  据悉,河南省细化了23项工作任务,谋划了29项专项治理任务,全力推进黄河流域保护工作。
 
  具体可以看到:
 
  河南完成68个清洁河流行动重点项目、910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146个地表水型水源保护区环境问题整治;完成3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黄河生态破坏问题整改;在“绿盾”行动中,完成218个国家交办的重点问题;采取无人机航测方式,对黄河干流堤内全方位“扫描式”体检,发现问题线索8175个;排查流域内涉危险废物企业及贮存场所6295个,查处纠正危废管理问题167个;排查流域尾矿库405个,115个风险隐患完成整改67个;办理涉危废污染行政处罚案件137件,刑事处罚案件8件,刑事处罚27人;组织开展了9次企业服务日活动,服务企业近7790家,协调解决6970个相关问题。
 
  2、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好转
 
  8月,全省17个省辖市及济源示范区环境空气PM10、PM2.5月均浓度分别同比下降11.5%和11.1%;优、良天数比例为83.9%,同比上升14.7个百分点。
 
  1-8月,全省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同比下降20.8%和17.2%;优、良天数比例为68.2%,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
 
  3、1-7月环境质量生态补偿金共支偿26366万元,得补29444万元

  2020年1-7月,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共支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金2.27亿元,得补2.31亿元;共支偿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金3666万元,得补6344万元。
 
  8月,各省辖市共支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金3532.5万元,得补2598万元。
 
  4、蓝天保卫战持续攻坚
 
  截止9月13日,全省臭氧平均浓度为17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9%;优良天数达到175天,同比增加44天。
 
  淘汰炭化室高度4.3米及以下的焦炉6座、10万吨/年以下的独立铝用炭素11家、30万吨/年以下的合成氨产能2套、3米及以下水泥粉磨站3座、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13台、合计75.4万千瓦,淘汰落后工业产能和装备128台套。
 
  关于政策举措:
 
  印发了河南省机械加工、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煤炭开采和洗选、矿石采选与石材加工、珍珠岩加工、磨料磨具、活性炭制造、肥料制造(除煤制氮肥外)、塑料制品、发制品、饲料加工、食品制造、造纸和纸制品等13个行业绩效分级技术指南;
 
  制定《河南省2020年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实施办法》。
 
  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有序推进,按照河南省《关于修订完善2020年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的通知》,9月底前要确保全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大气污染物在秋冬季重污染天气Ⅲ级、Ⅱ级、Ⅰ级预警级别情形下减排比例分别达到10%、20%、30%以上。
 
  就宣传情况来看,河南省结合新闻发布会;省、市、县三级主流媒体联动宣传;搭建专题专栏专刊;构建新媒体矩阵;建设“两微三号”;创新搭建“生态环境网校”培训舞台等方式,铺开绿色理念。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