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广东省自“大气十条”实施以来,紧盯PM2.5防治问题,并于2018年开始协同臭氧污染防治,着力抓重点。目前已基本建成PM2.5成分监测网络、VOCs光化学监测网络、颗粒物和臭氧激光雷达监测网络。
同时,稳步推进碧水攻坚战,注重截污控源、工程治污,抓流域污染防治,实现印染行业集中入园、集中治污、集聚发展,持续强化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治理。
并且,构建“立法—政策—标准—监管”为主线的全方位、立体化土壤污染防治监管体系,2020年底前预计能完成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
另一方面,广东还积极补短板。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举行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07年到2017年,广东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提高了1.55倍,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削减量提升了1.88倍-5.11倍。危险废物年处置利用能力提高了2.48倍,医疗废物年处置利用能力提高93%。
2020年至今,广东8座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陆续投产,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从340万吨/日增加至496万吨/日,实现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全覆盖、生活污水全处理。截至2020年8月底,全省核准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规模634.55万吨/年。
2020年,广东共摸排固定污染源66.15万家,核发排污许可证2.26万张,排污许可发证率和登记率均达100%。技术支持单位,对21个地市进行“一市一策”帮扶。全省各地“点对点”现场辅导超过2万人次,“一对一”上门指导6万余次。
9月28日,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条例(修订草案)》提交大会审议。据悉,为了应对新形势新要求,广东拟通过修订垃圾处理条例,增设“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机制”,提高罚款上限等方式,进一步推行垃圾分类。
此外,《广东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办法(试行)》也已经于近日发布。“污染者付费”、“损害者担责”,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提供了明确的引导,并进一步规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
“预算2.5亿,广东省德庆县新一轮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全县捆绑PPP项目成交”
“广东中山三乡镇平南简易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项目预计年内完工”
“北控水务联合中铁上海工程局预中标6.09亿元广东省鹤山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三期工程PPP项目”
“广东廉江市营仔镇农村生活垃圾清理转运服务项目公开招标”
......
显然,广东省环境保护工作成果斐然,同时毫不放松要求,既要给“十三五”划上圆满句点,也要为“十四五”续一段精彩序章。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