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广州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9.1% 14座终端设施在建

分类:行业热点 > 国内资讯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7日 9:05    作者:    文章来源:环保在线整理

  广州市8369个居住小区全部完成楼道撤桶,全面推广垃圾分类投放亭;
 
  广东首个公园绿道垃圾分类体验基地开幕;
 
  广州启动2020年垃圾分类考核工作;
 
  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印发《广州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奖励暂行办法》;
 
  广州上线“垃圾分类监督”小程序;
 
  广州新增4000个垃圾分类收集点;
 
  广州上线全国首辆垃圾分类减量车;
 
  《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修改后实施;
 
  广州1.8万个垃圾分类投放点80%完成升级改造;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广州市召开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
 
  2020年以来,广州垃圾分类推广行动的功课也没有落下。现场会召开之际,与会代表现场观摩了广州市垃圾分类工作,认为广州已经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应超大城市发展和具有广州特色的垃圾分类路子。
 
  目前,广州已经基本形成3方原则:
 
  垃圾分类投放——“家里分好类、定时拎下楼、定点精准投”
 
  垃圾分类收运——“专桶专用、专车专收、专线专运”
 
  垃圾分类处理——“焚烧为主,生化为辅,填埋兜底”
 
  即,囊括了垃圾处理的前中末端全链条。广州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8%,居民分类知晓率达到99.1%,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达到95.5%。从各项数据来看,广州已经提前完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试点目标。
 
  此外,广州已建成16座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在建14座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全市焚烧处理能力达1.55万吨/日,生化处理能力达4680吨/日。
 
  在垃圾分类宣传,以及垃圾分类推广配套文件方面,广州也是全盘考量,积极从各方面支持和引导。
 
  如继2019年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物业服务行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后,12月2日,广州住建局针对物业服务又印发了《广州市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物业服务工作指引》。
 
  抓住社区这个垃圾分类重要单元,抓住物业这个垃圾分类关键引线,一方面增强物业企业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垃圾分类相关推广措施的落实效率,破解一部分因管理缺失存在的难题。
 
  值得一说的是,广州垃圾分类推广也并不是“一个模板推到底”,因地制宜是基础,灵活有温度是附加分。
 
  无论是为了方便居民投放而升级改造的垃圾分类投放点(遮雨棚、公示牌、照明、洗手设施等一应俱全);还是利用废弃物妆点,宣传环保意识的环保驿站;或者寓教于乐的垃圾分类主题趣味跑道,总有一款戳中居民的心。
 
  就在《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2周年之际,市人大常委会对全市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了大规模明察暗访。结果显示,就垃圾分类基本要求而言,大部分市民都是可以做到的。
 
  当然,广州垃圾分类还有很多故事,未来也会在先行示范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