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
主题:落实五中全会精神 做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一、自然资源部“十三五”期间相关工作情况

二、国土绿化
“十三五”期间,我国全面完成了“十三五”的绿化目标。
完成国土绿化面积6.89亿亩,其中造林绿化面积5.29亿亩,完成森林抚育6.38亿亩,落实草原禁牧面积12亿亩,草畜平衡面积26亿亩,如期完成了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两项约束性指标。
2018年以来,全国2/3以上的造林绿化任务安排到贫困地区。每年营造林面积在1亿亩以上,每年森林抚育也在1.2亿亩以上。
如何把国土绿化与应对气候变化有机结合起来?——碳中和
目前森林碳储量超过92亿吨,平均每年增加的森林碳储量都在2亿吨以上,折合碳汇大约7到8亿吨。未来,森林碳汇还将逐步提高,并且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当中,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十四五”期间,力争到2025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湿地保护率达到55%,60%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三、财政对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支持
“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生态保护修复相关转移支付资金8779亿元。另外,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首期募集资金88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出资100亿元。
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为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有力的财政保障。
四、生态保护修复相关政策——3个方面的支持
重大政策制定:《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起草《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印发《关于科学利用林地资源 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
重大规划编制:数十个国家级专项规划或者方案
其中,《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25 年)》部署了9项重大工程、47项具体任务
重大工程建设:“十三五”期间共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391亿元
五、黄河生态修复
现阶段,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有关部门围绕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组织编制包括生态保护和修复在内的一系列规划和相关配套政策。
自然资源部正在牵头编制黄河流域重点生态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专项建设规划。
六、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十三五”期间,全国开展了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涉及全国24个省份,惠及65个国家级贫困县,中央财政已累计下达奖补资金500亿元,目前实际完成的投资将近1700亿元。
相关资料下载:落实五中全会精神 做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pdf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