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0年昆明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90%以上。
截至2020年上半年,昆明市7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合计设计处理能力超7800吨/日。
6月,《昆明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规划》(2019-2035年)发布,2020年至2035年将投资41.4亿元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管理;2020年、2025年、2035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分别达到35%、40%、65%。
10月,安宁市建成了昆明首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试点,每天可消纳200余吨建筑废弃物。
诸如此类的消息络绎不绝,也让人更深刻地体会到昆明市固体废弃物处置能力的提升。
2020年12月17日,昆明市召开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垃圾处理量211.48万吨,其中焚烧处置187.64万吨,占比88.7%。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4558.38万吨,综合利用量2114.76万吨,处置量2450.85万吨。同时,危险废弃物产生量91.55万吨,综合利用和处置量92.8万吨。
全面推广垃圾分类后,餐厨垃圾/厨余垃圾产生量有了质的飞跃,昆明市也一直在着力提高餐厨垃圾处置和资源化能力。
7月,昆明市在呈贡区启动了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试点工作,为期2个月。“此次试点工作,我们选取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呈贡区惠兰园小区为厨余垃圾提供点,配置厨余垃圾收集设施,引导居民积极支持试点项目”。
紧接着11月,昆明又启动了第二轮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试点工作,参与试点的企业从3家增加至7家。1个月后,对各家企业的运行成本、运行状况、处理效果、环境影响等方面指标进行评估。
“厨余垃圾就地处理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微生物降解技术,直接将厨余垃圾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减量95%左右;第三类是物理杀菌干燥技术,可以减量85%至90%,剩下的废渣可以实现资源化利用,既可以做饲料,又可以做肥料”
探索因地制宜的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方式是全面巩固垃圾分类成果的必经之路,同时昆明也致力于加强固废监管能力。
《昆明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暂行)》正在征求意见,截至12月25日。意见稿中明确,收集、运输单位可拒收未分类垃圾。
而自12月1日起,《昆明市爱国卫生工作条例》已经生效。【单位和个人没有按照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和随意倾倒、抛撒、堆放或者焚烧生活垃圾的,将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个人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