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我们经历了新冠疫情的突如其来,也体验了复产复工的热火朝天。前几年延续下来的混改潮还在继续,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环保产业的跨界者还在涌入,地方国资成了新的“后浪”。一大波环保企业IPO成功,上市敲钟。不过,也有不少企业暴雷出局。这一年,环保干部履新成了潮流,李干杰、吴舜泽、刘长根纷纷调任地方。生态环境部也迎来了新部长黄润秋,又是一位“学者型官员”。固废火了,但政策也是一个接一个,新固废法、生物质发电退补方案、垃圾焚烧“82500小时数”新规,让人目不暇接。困扰污水处理厂多年的“进水超标导致出水超标”,也终于迎来解决方案。那边厢,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碳排放大生意,正在静悄悄地崛起。
环保产业的2020,是以一大波企业敲钟上市开始的。1月6日,新年“上市第一钟”在深交所敲响,A股市场迎来了“环卫第一股”侨银环保。这家以环卫起家的公司,不久后把名字改成了“侨银城市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被大家戏称“不做环卫改城管了”。紧接着,1月15日,北控城市资源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功登陆国际资本市场。谁也没有想到,2020年会成为环保企业IPO上市的一个“大年”。到了年底总结的时候,这一年竟然有28家环保企业上市成功,创下了一个历史记录。而这一切,都与资本市场的“注册制改革”有着密切关系。1月12日至13日,一年一度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提出了2020年的十二大任务。岁末年初,各种各样的会议、论坛比较多,各种言论也是百花齐放。吴舜泽说,环保成了一个“筐”,地方打着环保的旗号,把不好说的因素都放这个“筐”里。谁能想到,再过几个月,吴舜泽自己也将离开深耕多年的环保系统,成为了地方政府的副书记。在他之前,已经有一大批省区市的生态环境厅厅长集中履职了,环保履历成了任职主政的加分项。比如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调任重庆市大足区委区委书记的于会文。但令人没想到的是,与之同时到来的,却是百年难遇的新冠疫情。环保企业很快行动起来了,高能环境火速驰援火神山医院建设。兴源环境也接到了参建火神山医院污水处理系统的任务。 新兴铸管收到了医院的紧急订单,大年初一早上就要送到。盈峰环境也捐了15辆清洁消毒车,还有15吨的消毒剂。非常时刻,众多环保“逆行者”赶赴抗疫一线,更多的环保人则坚守岗位,默默为抗击疫情贡献着一份力量。进入二月,疫情仍在继续,有关疫情的谣言也尘嚣甚上。有人说,政府要开始用飞机撒消毒药水了,连时间都传得有鼻子有眼——明早四点。比如重庆这个小区,竟然引入种猪消毒装置,把进入小区的人们都象猪一样喷洒一遍。为此,专家不得不出来解释:没有受到污染的区域是不需要消毒的,消毒剂残留也会污染环境。最让污水处理厂担心的是这样一则新闻——新冠病毒可以通过粪便传播!环境部连夜发文,要规范医疗污水的杀菌消毒要求,防止新冠病毒通过粪便传播。疫情期间,工厂停工,工人放假,可雾霾天气还是如影而至,这让很多人质疑,过去关于雾霾的成因是不是找错了?对此,专家的答复是:虽然工业企业、施工工地和重型载货车等与平常相比有所减少,但烟花爆竹的污染量却增大了。甭管重污染行业变化大不大,环保行业的变化确实够大的,有统计显示:疫情期间,我国城市环卫作业量较平时至少增加一倍以上!但与此同时,由于封城、封路等原因,环保企业的运行则受到很大影响。项目不能开工,设备没法生产,员工没法上班,几乎所有事情都停顿了!受疫情影响,第21届中国环博会IE expo China 2020也被迫延期。就连中国环博会的母展——全球最大环保展慕尼黑IFAT,也宣布推迟了。好在,进入2月,各地陆陆续续出台了一些复产复工的政策,环保项目也开始慢慢招标了。3月,疫情阴影仍未散去,中办、国办却突然发布了一个好消息——《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在这份文件里,第一次详细描述了未来环境治理体系的构架,比如监管体系、市场体系、信用体系、法律政策体系什么的。如果能够顺利实施,那么到2025年,中国的环境治理将迎来极大变化。中节能连续出手,相继收购了国祯环保和铁汉生态,一举拿下两家老牌环保公司。虽然是视频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但架势一点也不能含糊,中节能董事长宋鑫、董事长余红辉,国祯集团董事会主席李炜、总裁李松珊等都纷纷出席。除了国祯,碧水源也发布公告,中国城乡将拥有自己23.50%的表决权,公司的实控权或将变更。3月底,环评领域爆出重大新闻,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环评报告书被指抄袭。一份深圳湾的环评报告,居然出现了几百公里以外的“湛江”字样,环评“抄作业”竟然连地名都不带改的。3月27日,官方给出回应,将终止该项目的环评公示,并责成环评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重新组织环评。三峡系斥资5亿举牌上海环境,持股增至5%,直逼第二大股东的位置。另一边,中铁水务在西安成立,注册资本金也有10个亿。4月9日,环境部突然传出大消息,原部长李干杰调任山东省委副书记。人们突然意识到,过去那种官员考核“唯GDP论”的风气正在发生变化,“绿色成绩单”也是政绩了。与之相关的,几天以后,新部长走马上任,也不是啥陌生人,还是原来的副部长——黄润秋。自从2007年致公党主席万钢任科技部部长,无党派人士陈竺任卫生部部长以来,这还是第一次有“党外人士”出任国务院组成部门的部长。和此前的老部长陈吉宁一样,黄润秋也是一位大学里走出来的部长。 在深圳,“史上最大环卫PPP项目”招标,撩动着大家的神经。年服务费5.6亿元,服务期限15年,合同总金额84亿元,这是迄今以来国内最大的环卫一体化项目,没有之一!临近月底,新固废法修订完成,预计9月1日起正式施行。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废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的基础性法律框架正在形成。在秦皇岛,国中水务的一座污水厂被政府接管了,原因是出水超标,影响城市运行安全。但国中方面的解释是:进水水量超负荷,进水质量恶化,进水水质远超设计标准。进水超标导致的出水超标,正在成为污水处理厂的心头之患,亟待得到解决。固废热还在持续,从五一开始,北京也实施垃圾分类了。 回想起去年魔都的那句话——“你是什么垃圾?”很多人担心,相似的一幕又将在帝都上演。假期刚结束,环保产业的“后浪”就来了,那就是地方国资。江苏环保集团成立,注册资本50亿元,长江生态环保集团占股20%。有媒体统计,已经有24家省级“环保类”集团横空出世。继央企之后,2020年,地方国资成了环保产业的一股新势力。5月,第二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开始反馈情况,涉及上海、福建、海南、重庆、甘肃、青海6省市,以及五矿、中化两家央企。“环保圈”梳理发现,这轮督察组总计反馈出44个污水处理问题,包括15个“处理能力不足”问题。未来,这些被督察组点名的污水固废问题,将倒逼地方政府加大建设力度,为环保产业带来利好5月初,一大波上市公司公布了2019年年报,让人们看到了环保产业的“成绩单”。营收最高的还是光大国际,进步最快的要数中国天楹,亏损最严重的则是盛运环保。不管怎么说,环保产业最困难的阶段总算过去了,行业回暖信号明显。5月中,“史上最大环卫项目”开标,盈峰中联环境排名第一。虽然入行才刚刚几年,但盈峰环境俨然已成为行业中优秀民企的代表。主要原因是,好多老牌环保民企都在这一轮混改大潮中变身了。5月下旬,因为疫情推迟了两个多月的全国两会正式召开,李克强总理4年来第3次提出,要“壮大节能环保产业”。环境部新部长第一次走上了“部长通道”,一说就是半个小时,比别的部长时间都长。他说了疫情,谈了雾霾,还展望了“十四五”,给环保产业勾画了一个美好的蓝图:到“十四五”末,我们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会有一个大幅度提升!两会期间,还有几个大新闻悄然而过,可能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环境部表示,从6月起,将第一次组织开展“夏季臭氧污染防治监督帮扶工作”。继冬天治理PM2.5之后,夏季的VOCs问题也终于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发改委、环境部、银保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发文,要求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节能环保企业健康发展。随着两会结束,“地摊”这个词火了,但似乎与环保产业也没啥关系。进入6月,虽然北京发生了二次疫情,但放眼全国,复产复工的脚步已不可阻挡。环博会定档了,8月13日、9月16日、10月13日,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连着3月举办三次大展,我们承包了一个季度。在广东,某污水处理项目的招标现场甚至还因为过于火爆,出现了群殴。许久没有露面的东方园林发布了一个消息,打算非公开发行股票,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亿元。博天环境也发布一条公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拟变更为西海岸新区国资局。东方园林逐渐走出低谷,但与之同时暴雷的神雾环保和盛运环保则发布公告,公司股票将终止上市。在山东,临沂市市长孟庆斌发火了。一条黑臭河,问题14年都没得到解决,他对市住建局局长张卫强说:财政部、环境部两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核减环境违法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的通知》。垃圾焚烧厂因污染物排放超标等环境违法行为被依法处罚的,将核减或暂停拨付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这还是第一次通过电价附加补贴来防范企业环境违法,比单一的行政处罚更具威慑力。在河南,新郑市发布了一个文件,要求污水处理厂入河水质要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引发轩然大波。不解决管网破损错接,单靠提高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北京,发改委4天之内连发3文,支持污染治理项目,总投资近140亿元,开启了污染治理的“撒钱模式”。在上海,传闻已久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也成立了,注册资本高达885亿元人民币。大股东财政部,二股东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和国开行,发起人财政部、环境部和上海市政府,这支“绿色国家队”来头不小。行业层面,前几年市场火爆,号称拥有“千亿”规模的危废,神话破灭了。吨处置费,从7000元跌到了2000元,价格“腰斩”。环保行业的“混改”仍在继续,博天环境再次发布公告称,实控人将变成中山市国资委。富春环保也要股权转让,控股股东将变为水天集团,实控人则变更为南昌市国资委。月初,辽宁阜新一家污水处理厂发生爆炸,造成17人受伤。到了月底,杭州市西湖区又发生自来水异味事件,直接经济损失约241.3万元。最终,设备供应商和运营单位作为直接责任人,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5天之内,9份文件,对环保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出安排。虽然因为疫情推迟了4个月,但由于是年度环保行业“首展”,所以还是吸引了众多环保人的目光。有企业冒险参展了今年的环博会,没想到,现场竟然是“人头攒动”,特别热闹。“这个环博会我觉得是来对了,今年绝对是值得的。”他说。有人来环博会逛了一圈,看到了固废市场企业和技术的变化。他们说,环博会已经成为从业者的一场大型聚会,观展似乎成了一种职业习惯和朝圣。通过环博会这个舞台,中建三局讲述了他们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12天建成雷神山医院背后的故事。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又来了,这一次是入驻北京、天津、浙江3省市,中国铝业、中国建材2家央企,以及国家能源局、国家林草局2个部门开展督察,这还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第一次将国务院组成部门纳入了督察试点。《关于进一步规范城镇(园区)污水处理环境管理的通知》开始征求意见,“进水超标导致出水超标”的问题终于有望得到解决。8月的最后一天,国外又传来重磅消息,威立雅宣布收购苏伊士29.9%股权。《环保圈》算了算,受此影响,今年恐怕只有三成项目能入库,享受9亿的国补资金了。于是乎,大量的垃圾发电在建项目都开始争分多秒,以争取在截至日期前并网发电。公司层面,7月份刚刚官宣的博天环境并购又增变数,中山市国资委终止并购。巴安水务则公告称,拟将公司控制权转让给珠海水控集团,迎来国资实控人。谁知,造化弄人,1个月之后,巴安水务也和博天一样,并购终止。有企业失败,也有企业成功。年初中节能收购铁汉生态股权的事,就获得了国资委的批复。而曾经的环保“明星股”雪浪环境,实控人也变更成了常州新北区政府。8个月内,6次增持,三峡集团对北控水务的持股比例由12.93%上升到了13.01%。此外,继南京和长沙之后,双方又在湖北合资成立了水务投资公司。企业合作风云变幻,但9月份最大的环保新闻,其实往往被人们所忽略。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十一期间,海外传来消息,威立雅已经成功收购苏伊士29.9%股份,将获得其控制权。十一过后,环博会成都展顺利举行,“2020中国环境企业50强”报告发布,国资占比已高达80%。固废领域又有新政策,垃圾焚烧“82500小时数”新规发布,国补领取时长或缩短5年。10月23日,南水北调集团揭牌,注册资本达1500亿元。同一天,“环境修复第一股”建工修复IPO获批,8年坎坷终上市。不过,总的来说,土壤修复领域还是像原来那样,不温不火。有人进入,也有人告别。凯迪生态宣布终止上市,成为暴雷风波后第四家退市的环保公司。月底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释放出新的信号——“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要来了!习近平主席在江苏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2016年1月到现在,已经举行过三次长江经济带座谈会。三次会议的地点,分别在长江上游的重庆,中游的武汉,以及下游的南京。会议的题目,也从“推动”、“深入推动”逐步过渡到“全面推动”。公司层面,启迪环境引入了新股东——合肥建投,变成了“无实际控制人”。农村污水处理的龙头——金达莱也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了近10年来民营环保公司里上市募集资金和市值最高的企业。功夫不负有心人,从2006年算起,金达莱的上市之路已经走了整整14年。继3月份视频签订合作协议之后,中节能收购国祯环保的事终于获得国资委批复,迈出了关键性一步。在新加坡,曾经的“水界宠儿”凯发集团则黯然落幕,交由司法管理人接管。进入12月,天气日渐寒冷,但环保圈却逐渐热闹了起来。环保产业著名的“帝都双雄”——北控和首创走到了一起,联手成立16亿元基金。设立这个基金,主要是为了开展对技术类环保企业的股权投资,从而实现技术突破。两家企业都意识到,环保产业的竞争将进入“拼运营”阶段,技术将成为关键胜负手。继李干杰、吴舜泽之后,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办副主任刘长根也调任甘肃省副省长,环保官员“走出去”越来越多了。国常会审议通过《排污许可管理条例(草案)》,排污许可制终于有了法律保障。征求意见3个多月后,“进水超标导致出水超标免责文件”也终于公布。虽然污水处理厂还是不能完全免责,但最起码标准统一了,污水处理厂心里也有底了。12月15日,天翔环境公告称,公司收到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书,裁定受理债权人的重整申请。这意味着,天翔环境或将成为退市新规后,诞生的首支退市川股。12月16日,市场又传来爆炸性消息,上实控股近30亿入股康恒环境,已完成股权转让交割。一个是固废龙头,一个是行业大哥,两家企业的强强联合,不知道又会给行业带来什么震动。完了吗?还没完。
2020年还剩下9天,天知道还会发生什么大事!
不管怎么说,虽然这一年我们经历了疫情、洪水、大火、蝗灾和猪瘟,但最终还是平安度过了。
不少人、不少企业还过得挺好,业绩上升了,股价涨停了。
商务部说,2020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再大的灾难又能怎么样?也不过如此!
只要你心里有火,眼里有光,就没什么战胜不了的困难。
2021,《环保圈》仍将与大家相伴而行,携手前进。
祝福所有的环保人,心想事成,好梦成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