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资讯 | 中环协“园林垃圾资源化研讨会”在厦门召开

分类:行业热点 > 国内资讯    发布时间:2021年3月27日 21:51    作者:中国环联公众号    文章来源:中国环联公众号


















2021年3月10日,由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垃圾分类专业委员会主办,“城乡矿山”产学研联盟协办,环创科技承办的“2021中国厦门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理研讨会”在厦门召开,与会专家领导对环创科技提出的“园林垃圾资源化全链条管理模式”极为肯定,一致认为具备行业创新性和先进性,值得在全行业进行推广。


随着今年两会上“碳达峰”和“碳中和”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也成为中国开启“碳中和”征程的元年。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这一背景下,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园林垃圾的全链条资源化处理也将被赋予新的使命和意义。


专家汇集,鹭岛探讨园林垃圾处理新思路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的系列指示精神,积极响应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安排,积极有序推进园林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处理工作发展,“2021中国厦门·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理研讨会”邀请了国内垃圾分类与处理领域的权威专家和各地城管、环卫部门的领导,围绕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理工艺、厦门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理的成功经验、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理标准等议题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研讨。


研讨会特邀专家领导包括:中国工程院陈勇院士、住建部专家华中科技大学陈海滨教授、住建部城市环境卫生专业委员会赵海涛委员、厦门大学能源学院林鹿院长、中科院城环所高兵博士、中南设计院厦门分院翟作卫院长、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钟兵处长、德阳市园林管理局甘宁局长等权威专家学者和城管环卫部门的领导。

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领导汇聚一堂,为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理的新思路献计献策,积极建言,学术气氛热烈而浓厚。

中国工程院陈勇院士


住建部专家华中科技大学陈海滨教授


厦门大学能源学院林鹿院长


中科院城环所高兵博士


中南设计院厦门分院翟作卫院长


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钟兵处长


德阳市园林管理局甘宁局长


住建部城市环境卫生专业委员会赵海涛委员


自主创新,打造“园林垃圾资源化全链条管理新模式”


研讨会上,环创科技向参会专家和领导汇报了公司研发创新的的“园林垃圾资源化全链条管理模式”。

该模式以“资源化”为导向,集成了“移动式就地破碎”、“压缩式密封直运”、“资源化集中处置”、“自动化智能控制”、“信息化全程管控”等多个工艺模块,以“园林垃圾高效破碎技术”、“密封压缩直运技术”、“枝叶自动分离技术”、“智能好氧生物技术”等多项行业创新技术,覆盖园林垃圾从就地处置,密封直运,枝叶分离,到制备生物质RDF燃料、有机肥/营养土等,产出再生资源终端产品,将园林垃圾进行能源化和资源化转化,实现从园林垃圾到资源再利用的华丽变身。


其中智能好氧生物发酵系统、枝叶分离系统等多项先进技术均为环创科技行业首创。


 

此外,该模式从园林垃圾的收运到处置及再生利用,全程实现信息化管控。不仅为固废城市建设贡献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还有助于积累城市固废管理的大数据,丰富“城市大脑”数据量,提升城市固废管理水平,为新时代的城市智能管理和科学决策贡献智慧。


 

专家点赞,“资源化全链条管理模式”创造新价值


陈勇院士认为“环创科技在园林垃圾的处理模式和处置技术上均进行了务实高效的研发和创新,具备行业创新性和先进性”,随后陈海滨教授对研讨会进行总结发言说“园林垃圾处置正当时,以厦门环创为代表的园林垃圾处置装备及工艺技术走在行业前列,目前该行业还有诸多不完善需政策和社会各界协同支持”。



专家一致认为,其中部分技术如大型移动式破碎车、枝叶分离系统、智能好氧生物处置系统等填补了行业空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且该模式及全套技术装备均已在厦门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置基地的到成功验证和应用,“全链条”、“规范化”、“新技术”等将对园林垃圾处置起到启发和引领作用,值得在全行业进行推广。

 


参会代表实地参观考察了厦门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置示范基地。该基地配备了环创科技研发的园林垃圾移动破碎车、压缩运输车、枝叶分离系统、生物质RDF制粒系统、智能好氧生物发酵系统等成套处置设备,用于对厦门市思明区园林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置,年处置量可达4万吨以上。




目前该示范基地已成功投产正式运行,不仅使思明区的园林垃圾处置摆脱“分散处置”状态,实现集中规范处置,促进生活垃圾分类的进一步深化,还将成为厦门市继生活垃圾分类排名独占鳌头之后,提升城市固废管理形象的一张新名片!

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到“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从能源结构的角度来看,他认为,化石能源生产中的煤炭要先“达峰”,未来应大力发展可再生的非核非化石能源。

“碳达峰”目标的提出,不仅对于工业生产和居民消费提出新的要求,也对垃圾处理树立了新的目标。园林垃圾好氧发酵处置后,转化为有机肥/营养土,回用于园林绿化,可以显著减少焚烧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化肥生产造成的碳排放量、以及促进土壤碳库增加,可为“碳达峰”贡献减排值。

“碳中和”是一种新型绿色发展理念,园林垃圾生产的生物质RDF,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清洁能源,对于降低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耗,有显著的替代意义。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地球生命系统形成威胁。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既是对全球气候控制的承诺,也是负责任大国的风范和担当。
来源 | 固废家园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